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及台南醫院院長李伯璋等人,最近皆在平面媒體發表對健保制度改革的看法。文章中分別強調,健保費率調整及病患就醫時繳納醫藥的部分負擔的重要性。但筆者認為,健保費率的調整及民眾繳納部分負擔的使用者付費概念,對於健保財務及醫療品質的改善,只能達到治標。依筆者淺見,要杜絕醫療資源的浪費及促進醫療品質的提升,不能只訴諸道德及法律,而必須建立一套合乎人性管理的制度。
儘管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爭論了幾世紀仍沒有結論,人性需要靠制度來管理及監督卻是普遍的共識。好的管理及妥善地監督可以事半功倍,缺乏優良的管理及監督則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弊端叢生。
醫療行為並不等同於買、賣雙方的商業契約行為,因為醫療行為中,醫療人員對病人的影響力,絕不像一般商品一樣,僅差在於好看不好看、好用不好用或是好吃不好吃而已,而是很可能影響到病人往後餘生的生活品質,甚至生命的存續與否。因此,醫療行為,不能單純地以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衡量。
現行的醫療政策是醫療院所負責醫療行為的執行及管理,而衛福部及醫策會等單位或機構則負責監督及評鑑,醫策會的評鑑更關乎醫院的等級及健保的給付。因此,各家醫院莫不把評鑑視為工作的首要任務,沉重的評鑑工作讓醫療人員喘不過氣。筆者見過很多身邊不同單位的醫院同仁,在經歷過一次大評鑑之後,有些人的頭髮被評鑑工作染成了灰白,有些人的身體狂瀉了好幾公斤。然而,醫療人員為了評鑑,用燃燒生命般地付出,卻沒有換來應有醫療品質的改善及來自衛福部的的實質獎勵。
健保費率的調整及民眾繳納部分負擔的使用者付費概念,對於健保財務及醫療品質的改善,只能達到治標。要杜絕醫療資源的浪費及促進醫療品質的提升,必須建立一套合乎人性管理的制度。(中央社)
筆者認為,現今衛福部及醫策會的監督、評鑑是成效不彰的,我們也很難對他們寄予厚望,這就好比我們很難寄望一個倘若由工商企業自己推派出來的代表們所組成的消基會,能不懼威脅、不受利誘地來為民眾的消費權益把關一樣。現今,衛福部及醫策會無法針對醫療的實質內容及品質來評鑑及監督,除了人力不足之外,其監督、制衡性是值得檢討的。對此,筆者的建議如下:
一、增設健保管理專科醫師
常言道:教育乃百年大計,國民健康又何嘗不是。教育部及衛福部可以考慮在醫師的養成教育及後來的實習與選科中,增加健保管理專科,而健保管理的專科醫師將來只能從事醫療的審核、評鑑及監督,永遠不能從事醫師的工作。如此一來,除了可以加強健保管理人員的專業與陣容,還可以讓醫療的審核、評鑑與監督有一個客觀、超然、專業的獨立機構。
二、醫療給付的點值不能完全只針對醫療項目
醫療給付的點值必須分為兩個部份,包括「醫療項目」及「醫療的實質內容及品質」。其中醫療的實質內容及品質必須訂出客觀、專業、透明的審核標準,依照審核後的優劣等級,給予相對的點值給付,給付範圍可從零(即核刪)、部分給付(良等)、到全額給付(優等)。有了客觀、超然、專業且足額的健保管理專科醫師,並且將醫療品質及內容納入給付點值的審核標準後,衛福部及醫策會不但可以用醫療品質的點數給付,來引導醫療院所提供民眾優質的醫療服務,醫療內容及品質的實質審核中,也同時可發揮對醫療單位的評鑑及監督作用。如此ㄧ來,除了可避免給付點值核刪人員與醫療單位人員對於核刪項目的衝突及糾紛之外,也可將醫療的審核、評鑑及監督三者畢其功於一役,更可就此考慮廢除讓醫療人員勞心、勞力的評鑑大拜拜。
因健保將調降藥價,藥商採取觀望態度,造成藥局部分藥物缺藥,造成民眾持慢箋到藥局卻領不到藥的情形。(記者王敏為攝)
三、藥品及醫材的開立必須完全本於專業
台灣是一個物流及資訊業相當發達的國家,筆者認為,全國醫療單位開立的健保藥品及醫材,應由衛福部統一向廠商採購,並訂定全國統一的給付標準,提供給各醫療院所使用。醫療院所對於藥品及醫材的開立,必須完全本於專業的考慮,不能把藥品及醫材的價差利潤的考量,擺在醫療品質之前。藥品及醫材不能有不合理的價差利潤。
若能依照筆者以上所提供的建議實施的話,相信對於健保財源的節流會有相當的助益,並可讓健保財務及醫療品質步入一個良性循環。且可將節流的財源用來提供偏遠地區的醫療設施及提高被普遍認為過低的醫療給付項目等。
台灣是一個小國,不同的個體或團體間的依存度相當高,希望在醫界的夥伴們,能本著同舟共濟的精神,讓台灣的醫療品質穩健、永續地航向美好的未來。
(藥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