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原住民族文化課程應列入大學通識教育

尤天鳴

近日某週刊623期發表一位曾從事酒店業女子訪談,其中卻強調受訪者原住民身份,並且報導中顯有誤導讀者,絕大部分原住民族女性,皆為如此;無獨有偶,日前某報花蓮地方的記者,報導一則警方查獲盜獵保育類動物之新聞時,又在標題與報導內文,強調嫌疑犯之原民身分,對此新聞媒體方式處理之粗糙及無禮,我們深感憤慨,同時也再次突顯一般民眾對於原民文化認知之缺乏。

過去就有人針對上述的報導方式,提出媒體自律的要求,甚至有人希望透過制訂《反歧視法》作為反制手段,但是筆者認為這都是治標的方式,真正治本的方式,應該是在就學階段,政府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非原民族的學生認識原民文化。

作者盼政府將原住民族文化認知課程,列入各大學通識教育的必修課程。(資料照,記者羅欣貞攝)

我們觀察,目前這個部分在國高中階段,我們已經看到成效,但是在大學端這方面,原民文化課程均以多元文化教育涵蓋,因此也壓縮了同學對於認知原民文化的機會,當然也可能就是因為如此,讓非原民的同學缺乏尊重原民的同理心,所以出了社會,很容易就會出現無意識的歧視行為。

為此,我們希望教育部及原民會能夠函令各大專院校,針對原住民族文化認知課程,列入各大學通識教育的必修課程,就如通識教育之定義:「何謂通識教育?簡言之,通識教育就是全人格教育;以人為主體的全方位教育。」,作為臺灣的國民,對於尊重不同文化群體,不正是通識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嗎?

除了將原民文化課程列入通識教育之必修外,教育部應該也要挹助經費,讓各校能夠開展不同的教學模式,如深入鄰近的原鄉部落進行參訪,或者透過學習服務的方式,協助原民中小學生之課輔,讓尊重原住民族文化,不會淪為口號,讓同學們自然而然地內化原住民族之文化知識,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努力下,未來出現上述報導的機會,應該會大大降低,同時更能促進國內社會的和諧。

大學教師、排灣族)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