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這是台北市萬華的遊民問題,還不如說是台灣的貧窮階級問題!
日前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揭發了台北市遊民專責小組社工長期怠忽職權,除了未能有效處理萬華遊民群聚問題之外,甚至指稱張姓社工員自組芒草心協會擔任理事長職務,申請社會局遊民經費,利用遊民撈錢,每月高達75000元!
應議員的質詢全文,片面擷取部分資料,甚至是張姓社工員的私人臉書,拼湊出其違法濫權之假象!然而整篇質詢卻未見議員對於遊民政策有何具體的檢討與施政方向建言,難免讓人覺得其目的只是人格追殺的狹隘心態。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揭發台北市遊民專責小組社工長期怠忽職權。(資料照,記者錢利忠攝)
萬華或是艋舺公園的遊民群聚亂象已是多年的事實,社區反彈也時有所聞,卻未見市府主管機關(社會局、公園處等)有任何魄力作為,每次爭議一起,就容易把問題聚焦在公園裡最弱勢的遊民身上,但事實上公園裡除了遊民還有許多非法攤販、街頭藝人、國內外遊客,當地年邁的社區居民等等,在在都顯示聚集在艋舺公園的這些族群都有一個共通性:底層階級。台北市作為台灣首善之都,該用更寬廣的角度去看整體都市空間的分配,也該去檢討底層人民的生活空間為何不斷被壓縮,最後連露天的公園都難有生存機會。所以,問題在於階級與貧窮,而不僅僅是福利資源的供給問題。
應曉薇議員指出,北市府應將補助款經費直接撥給遊民租屋,避免社福團體從中剝削與不當利用,這樣的說法凸顯了應曉薇議員對於社工的專業的無知與睥睨,在廣大的弱勢族群中,尤其是生活處境已經落入最底層的街友,連正常吃飯睡覺的空間都沒有了,只是單純給予房租補貼,就能夠順利脫離流浪狀態?如果少了這些用心的社工員長期陪伴與支持,效果將大打折扣。在我從事街友第一線服務的實務經驗裡,至少要提供兩年以上穩定居住,而因為長期流浪的街友幾乎都伴有價值觀變異或扭曲,輔導期間如果沒有佐以夥伴或社群關係的心理層面之輔導與支持,這些資源的投入都將功虧一簣,所以才會有社工口中常見的流浪貧窮循環現象,因為我們的政策與資源,從來就沒有思考更根本解決問題的長期性投入,甚至只想便宜行事的驅趕迴避這些問題。
這次的事件正面來說絕對是個好的省思機會,
(蜂巢公益合作社發起人、前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