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信諭
關於災難,我們是否能把問題上升到「究竟如何阻止這樣的災難發生」的層次,而不只有媒體炒作的廉價溫情主義呢?(圖片來源:Jonathan Chen,CC Licenced)
2011年3月11號,日本發生東北大地震,地震的能量進而引發海嘯灌入陸地,海水使得福島的核電廠六座反應爐的其中三座冷卻系統失靈,導致福島的七級核災。福島核災如今屆滿四年,我們究竟從災難中學習到什麼?除了蓬勃的公民社會舉辦廢核遊行,將討論的範疇聚焦在整個島嶼的能源議題,我們也看到由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不斷的以電價上漲為籌碼來恐嚇人民,但在整個核電安全以及能源政策上,看不到任何努力的空間。
在去年的年中,美國國家科學院發表了一篇《從福島核災的經驗來改善美國的核電安全》,內容分析日本與美國核電的差異,以及分析福島核災中所學習到的經驗。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擁核者不斷提出的「沒有人在福島核災中明確地受到傷害」,在此文章中也有分析福島與車諾比核災的不同。
車諾比核災中,有28人立即性的死亡,而這些人是消防員和核電廠負責人員,都是因為急性的輻射線傷害造成;另外也在烏克蘭和臨近國家造成一波兒童的甲狀腺癌症。文章歸納以下四點是可能的原因。
1. 福島核災所釋放的放射物質,低於車諾比核災的15%。
2. 當時福島盛行西北風,將約80%的放射物質吹往距離福島50公里的西北方。但車諾比核災中,放射物質大部分是沉積在地面。
3. 人員撤離的時間點上,福島在災難發生後幾個小時內就將距離3公里外的人民撤離,也是在反應爐釋放大量放射線物質的至少12小時前撤離。但車諾比核災卻是在災難發生幾乎一日後才撤離。
4. 日本政府即時限制福島的食品,但車諾比卻延遲了數日。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也公佈福島境內在事件發生後一年所承受的輻射劑量為1-10毫西弗(胸部X光大約0.1毫西弗,而電腦斷層大約10毫西弗),似乎看起來很低,但在福島西北邊的浪江境內,卻是可測得10-50毫西弗。在浪江的嬰孩甲狀腺接受的輻射劑量,更甚至可測得是100-200毫西弗!
以上的分析,顯示了福島的核災後續上仍有可能有癌症的風險,更不用提在大規模災難遺留在人心中的「創傷後症候群(PTSD)」。另外,福島核災雖然看似比車諾比核災來得輕微,前兩點也提示了那不過就是偶然的,而非決定在人為操縱的因素。再則,依目前中華民國政府的效能,我們絕不相信有辦法可以進行迅速撤離和市場控管。
近幾年,台灣每每發生了重大災難事件,媒體輿論都會聚焦且炒作廉價的溫情主義,進而將討論的事件核心問題的力道稀釋,最後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教訓?船過水無痕,似乎什麼都沒有,只有廉價的淚水,以及旋繞在每個人心中可怕的災難畫面。我能夠想像台灣核災發生後,裝備不足的消防員進入災區搶救,最後重傷甚至死亡。接下來便是媒體不斷的炒作成核災英雄,但有人問過他想當英雄嗎?他沒有妻兒家人嗎?我們可不可以把問題上升一個層次,是「究竟如何阻止這樣的災難發生」呢?
別再說災難發生的機率極低而不需要擔心。沒有一個專家學者可以預測福島核災、飛機墜機、海嘯來襲、大地震震垮房子。若台灣的核電不能免除這樣的危機,我們是否可以討論到「讓核災不可能發生的層次」。
常常會有人說,「不用核能發電,難道要用污染更高的火力發電嗎?不然你提出個替代方案阿。」
先別提各環保團體NGO提出的替代方案(提了再多,不也是被擁核者打槍:這不可能啦;你不了解你民粹啦),而是在號稱脫離威權的台灣島內,我們早應該擺脫技術官僚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的模式。國家之所以掌握國家機器和資源,還要民間提出方法給中華民國政府,那這政府無疑只是空殼子。如果你在路邊看到食物,不能確定這食物有毒沒毒,正常思惟下會先冒著中毒危險吃下呢?還是算了反正有更安全食物可以吃而放棄呢?我想答案是明顯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開放民進黨 : 陳信諭 核能我不能—反核二三事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至開放民進黨給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