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樂養模式的長期照護

◎王柏堯

當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後,長期照護的議題,已經漸漸出現在社會的討論之中。政府所擘劃的長照10年計劃也已慢慢進入尾聲,取代的長照雙法也準備接續國家的長照業務,國人對長期照顧的理解需要有更深的認識。

長照中心是目前國內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一種常見的單位。過去,許多人把安養院、養護中心視為畏途。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其實機構照養的品質也日益提升,除了在硬體設施上越來越重視無障礙的設計,也配合機構中的長輩的起居習慣改善了省力、安全防跌的措施。在軟體上,早期的安養中心確實較不注重住民的生活品質與娛樂休閒,機構往往以安全與照護為首要考量,而忽略了住民生活的安排。

近年漸漸提高了對住民居住時身心品質的關切。許多單位會聘請具國家專技高考合格的復健治療師,如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駐診在機構之中,負責幫助住民安排復健活動,像是電、熱療、徒手治療如牽拉、按摩,精細動作訓練、認知功能訓練等,透過復健治療來促進住民的生活品質與維持住民的身心功能,增進個案的生理與心理層面的健康,使長輩住民們不因長居於機構之中而出現所謂「機構化」或者肢體退化的現象。

以職能治療師的觀點而言,常以「全人」的觀點來促進住民的功能,除了一般藉由器材協助的復健活動或者功能化的訓練。職能治療師也常透過設計有意義的活動,透過活動團體如簡易的手工藝、休閒娛樂團康等,這些看似簡單而平凡的活動卻充滿職能治療師所隱藏的專業巧思,治療師將個案所需的功能要素,透過活動參與的方式訓練。例如在使用剪刀剪紙的過程當中,可以維持住民的手部肌肉使用、同時也訓練住民的手眼協調能力。安排參與團康活動如KTV歌唱,透過治療師帶領可以讓住民都能參與並適時表現自己,治療師可以利用團體動力的方式,促進住民在團體中的表現,提升住民的成就感,使他們能感受到活動與生活的意義。

這些治療性活動,除了促進住民的功能外,更實踐了所謂「樂養不安養」的核心價值與概念,許多長輩住民們的身心功能其實不差,只是生活因為疾病而出現了障礙且限制他們的能力。然而職能治療師的功能即在於幫助這些住民長輩們,重新建構這些能力進而找回生活中的意義與價值。由於長輩們住進機構中,與家人分離,並且也要接受機構中的生活安排與規定,所以治療師除了身體功能的復健外,其實也扮演著很重要的心理支持角色。使長輩們就算住進長期照顧機構仍可以維持職能生活的平衡。以樂養的模式代替安養,在活動中復健,在復健中活動,由專業的治療師帶領,一起建構美好快樂的生活品質。

(Oops專業復健服務團隊職能治療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