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關於未婚女性將造成社會不安的言論,除了廣為輿論所批評的單身歧視,更反映了我國社會與民法對於家庭及親屬關係想像的狹隘與偏頗。我們認為不是未婚造成了社會問題,而是特定社團將他們「定義」為社會問題。柯市長的發言忽略了未婚的人不必然缺乏如家人般相互支持的網絡,或可以依賴為其做重要決定(非血緣婚姻界定)的「親屬」,而是現今社會的敵意,造成他們在民法上「有家歸不得」的窘境。
過去幾年由「台灣伴侶權推動聯盟」推動的「多元成家」立法草案,擴展了以婚姻與血緣為基礎的「形式家庭」,轉而認可以共同生活為目的、相互扶持為實踐的「實質家庭」,不排斥任何主流價值以外的關係,如此開放的家庭想像才是得以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良方。雖然伴侶盟所提出的多元成家法案因部分立委及行政院的阻撓,遲遲未有進展,但這不代表縣市政府就束手無策。縣市首長事實上有很大的空間推動真正「友善性別、多元家庭」的政策。
市政府做為雇主,可以讓同性與異性的非婚伴侶及更多元家屬關係定義下的眷屬,都享有市府員工眷屬的權益。以筆者之一任教的美國紐約大學為例,學校本身即片面承認無需公權力認證的「伴侶關係」,只要以共同的房屋租約或銀行帳戶為互相扶植、共同生活的依據,即可被學校視為與配偶享有同等權利的親屬,而獲得與法定配偶相同的交通補助、學費津貼等福利。支持「友善性別、多元家庭」的縣市首長可以比照美國紐約大學,由市府片面承認伴侶權、同志婚姻,並發放等同於配偶的津貼給多元成家的家屬,擴大對市府員工眷屬的定義。
市政府做為行政機關,可以參考最近日本澀谷區區長所提出的認可同性伴侶關係的證明書,讓多元家屬得以在購屋及醫療等面向擁有配偶身分,且彼此成為關鍵決定的代理人,藉以保障實質眷屬的權益,並進而擴大為縣市政府對於多元家屬的制度認可,透過地方包圍中央,經由文化,改變法律對特定家庭關係的歧視。
不婚者的「社會問題」並非肇因於他們拒絕進入婚姻關係與挑戰刻板的家庭束縛,社會制度對於婚姻與親屬關係想像的狹隘,才是造成單身者被迫遺世獨立的淵藪。單身本身不是問題,請柯文哲等各縣市首長認真面對選前的承諾,打造一個對員工與市民「友善性別、多元成家」的職場與生活環境,解決單身所面臨的問題,而非將「單身」定義成問題。
(作者分別為台大社會系博士候選人、紐約大學阿布達比校區社會研究與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