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政策推不動 官員應自省

作者表示,管中閔請辭傳出係因自經區在立法院受到在野立委杯葛政策難行所致。本來政務官為政策負責請辭下台理所當然,然而民眾想問的是,為何一項政策在推動之初,不能與民眾做充分溝通,何況自經區並未涉及國際談判,也沒有對內保密的問題。(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作者表示,管中閔請辭傳出係因自經區在立法院受到在野立委杯葛政策難行所致。本來政務官為政策負責請辭下台理所當然,然而民眾想問的是,為何一項政策在推動之初,不能與民眾做充分溝通,何況自經區並未涉及國際談判,也沒有對內保密的問題。(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杜宇

國發會主委請辭傳出係因自經區在立法院受到在野立委杯葛政策難行所致。本來政務官為政策負責請辭下台理所當然,然而民眾想問的是,為何一項政策在推動之初,不能與民眾做充分溝通,何況自經區並未涉及國際談判,也沒有對內保密的問題。

事實上自經區有些示範產業如金融服務、智慧物流以及教育創新朝野有共識是可以先行來推動,但是有些產業如農業加值爭議仍大,該不該納入國內農產品,中國830項禁止進口農產品該不該鬆綁,如何避免MIT受負面波及,是否該標示原料來源等對國內農民生計是有很大的影響,這些疑慮不釐清就倉促過關才是不負責的做法。

這些年來台灣政府部門在推動加入區域經貿組織過程,讓民眾的感覺是重財團輕百姓,紅利由少數企業財團所獨享,苦果卻必須由社會弱勢族群來承擔,造成貧富階級不斷擴大,族群間產生相對剝奪感。這些爭議近年來國際學者多所批評(如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主義論)也提出建言,管主委身為國內知名經濟學者對資本主義帶來的缺點想必知之甚詳,卻沒有設法去彌補難道只能默默以待其變嗎?

看看日本政府為加入TPP積極推動農產品出口振興政策(計畫到2020年讓日本農產品出口增長一倍至1兆日圓)並採取積極進攻策略,將過去優先保護小型農戶政策轉變為以提高生產力和加強競爭力為根本,實現「提升農業魅力」、「讓農業成為成長型產業」等目標的農業政策。

還有泰國政府大力推動「世界廚房」計畫,整合該國農業、金融、餐飲服務等多個行業的力量將泰國飲食推向全球,並給本國農產品生產、加工及出口帶來新的機會,成果已經逐漸呈現。這些不正是台灣食品(包括農漁產品)最引以為傲也最可以發揮的地方嗎?為何肩負國家經濟擘劃重任的國發會負責人沒有這樣的思維與作法?

台灣經濟成長需仰賴國際貿易,自然需融入區域經貿組織才不會被邊緣,多數國人能夠瞭解,問題是在未做好準備前就急著把台灣農業送上自由搏擊台公平嗎?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