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演唱會原本就一票難求,因宣布告別歌壇更引發購票狂潮,迷哥迷姐們把歌后突然封麥的驚愕與焦躁寫在臉上,彷彿浮動的情緒列車疾疾奔向二姐最後演唱會的心情出口。
江蕙歌聲無疑承載了台灣社會的集體記憶,文化圖騰的地位難以動搖,台語歌后穿透不同世代與社會階層的感染力,眾口誦讚的巔峰形象,卻也無形中設下了台語歌亦若是的模範樣貌。
有評論說江蕙沒有台語歌的「匠氣」,更有報紙標題大剌剌寫江蕙甩掉「俗味」,在台語歌進化論的基礎上,劃分進化前和進化後的江蕙(通常以所謂「國語規格」的《酒後的心聲》為分隔點),劃分傳統土味台客曲和精緻清新台語歌,而同樣以語言為基準,「國語歌」似乎就沒有什麼匠不匠氣、俗不俗氣的品味評判了,大概就是泛泛的好不好聽而已。
和江蕙一樣經歷台北市北投地區那卡西走唱生涯的黃乙玲,去年獲得金曲獎台語歌后的專輯,行銷宣傳用語也說是擺脫老台語歌的「悲情」歌路,評論者更忙不迭說其他許多台語歌「詞曲製作如近親繁殖」、「淪為歌曲生產線加工廠作業」,其實這類對台語歌曲「還可以期待誰」的感嘆,本身就是「中華台北」主流文化圈近親繁殖生產線加工評論,沒嘴說自己而已,難道「國語」近親繁殖會比較少?
江蕙從草根走唱演歌風格,到「國語化」的都會文藝風,跨越主流社會藩籬,擴大台語歌曲內涵,強勢反攻聽慣「國語歌曲」耳朵之餘,也同時卸下了某種「台味」,所開創的江蕙路線台語歌,可視為「異數」,也是一門「藝術」,卻不會是「台語歌就該這樣唱」的範本。
上述黃乙玲新專輯,和《酒後的心聲》一樣,創新演化仍基於老台語歌的幽情悲思調性,這是一種在地力量,發自台灣文化底蘊,自然發揮感染人心即可,不必自我否定。江蕙雅致的都會台語風不做第二人想,然而其他種種不同的「台味」,江湖滄桑、搖滾奔放、平實敘事、民謠唸歌,愛聽台語歌的耳朵不會自我設限的。
(文字撰稿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