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心證藝術拍賣會 是實驗抑或趣味

台北藝術自由日自由心證拍賣。(記者趙世勳攝)台北藝術自由日自由心證拍賣。(記者趙世勳攝)

〔記者楊明怡/特稿〕「你願意花多少錢,收藏一件真心喜歡、可是不知道藝術家到底是誰的作品?」這是「自由心證藝術拍賣會」的宣傳文字,不過,親自走訪,感覺主辦單位宣稱的「實驗」目的尚未達成,「自由心證」難以完全成立。

「自由心證藝術拍賣會」是第一屆「台北藝術自由日」壓軸活動,主辦單位邀請39位藝術家在一號畫布上創作並公開拍賣,拍票過程競標者不知作者姓名,原本計畫讓藏家「打開作品保證書」才看得到創作者姓名,現場改為落槌後在所有觀眾前揭曉答案。

參與競標者須提前報名,名額限定100位,所有作品從500元起標,最高落槌價2萬8000元,39件作品全數拍出,由21位買家購得,所得作為第二屆藝術自由日籌備基金。

可惜的是,儘管文宣聲稱「決定做一個實驗」,拍賣官不時暗示「還不到他平常一號作品的價錢」、「你們真的要收藏他的作品啦」、「千金難買早知道」,加上作者「正在個展」、「定居法國」等提示,即使不公布姓名,仍不免影響結標金額,讓「實驗」難竟全功。

價格往上拉的結果,也造成某些參與者敗興而歸,在39件作品展出現場,原本興致勃勃參加的「拍賣素人」遺憾地與作品合照,表示「我很喜歡,但是買不起,沒想到會那麼貴」。

台北藝術自由日以「自由藝術‧自由入場‧自由交易‧自由互動」為題,創造出一種嶄新的「藝術市集」模式,如果「自由心證」是主辦單位熱絡氣氛的有趣點子,算是頗有成效,但若企圖探究「喜好vs.藝術家名氣」議題,仍有許多實驗變因需要控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