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關於法學教育的另一種想像

◎林恩瑋

我們認為,目前傳統法學教育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傳統的法學課程設計並未顧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對於現在社會上許多產業的運作情形不瞭解,並且缺乏生活上的法律實務經驗,導致其在領悟與學習法學知識上產生一定的困難。其次,近年來考選部大量放寬增加律師的錄取員額,但並未考慮到在後端的法學專業市場競爭上可能出現的倫理問題:削價競爭、業務濫用等,均可能造成法律系學生在求學過程與職業生涯中,產生出對自身法律專業工作的認同危機。

因此,我們認為有積極規劃一個新系列的,能夠落實品格陶冶並強化學生法學專業技能法學課程的必要。這系列的課程可以在既有的基礎法學課程上,再行補充、拓展並強化學生的法學智能,以求達成「培育一群有社會價值觀的法律專業人才」的目標。

在既有「法律倫理」課程外,我們應加強法律系學生與社會工作間的聯繫。例如經由課程的設計,讓學生充分理解律師本身負有公益的義務,而不是純以收益為目標的營利機器。透過與地方公益團體合作,在學生求學階段中,適度地提供學生一個有系統的接觸社會,接觸法律專業,讓學生實際體會弱勢保障與公益維護的環境,進而具體化法律專業與公益事業間的定位與形象。

為了控制學生在接觸社會的風險,使學生可以安全而有效率地接觸社會,獲取經驗,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平台,讓學生可以親身體驗與公益事業志工合作的經驗,並實際參與各公益團體的運作,確實理解法律專業能夠在公益事業中所具備的貢獻與功能。

又鑑於傳統的法學教育無法補強學生的社會經驗,僅側重於基礎法學教育,強調「法律是什麼」,忽略學生在理解上的困難,並花費太多時間處理和釐清法律概念的問題,我們認為在學術的教學當中應該同時加強學生對於產業運作與需求的理解,確實地引導學生體認現行產業界對法務人員要求應掌握之技能,並輔助學生在法律專業上的事務與業務能力。

具體的作法是,我們可以透過法律服務中心開設「法律專業事務能力養成」、「法律專業業務能力養成」、「法律專業與產業型態」與「法律專業與公益事業」等課程,建立一個學生與產業界接觸的平台,除了法律專業能力培養外,對於實際上法律專業實務的操作,能夠親自體驗。透過產業參訪,以及企業界人士當面溝通說明產業運作的方式,讓修課學生可以獲得專業以外的事務處理能力,並且強化業務能力教育,縮短法律專業市場與法學教育的鴻溝,培養出具備法律專業實務技巧的人才。

我們希望因此可以給予法學教育另一種新的想像:因為我們相信,法學教育應該著重於培養一個能夠親近與理解這個社會的法律人,而非塑造另一個新的社會階級。

東海大學法律服務中心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