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灣還要再「假」下去嗎?

◎蘇緯政

您是否還記得去年底所揭曉的2013年台灣代表字?沒錯,就是「假」!從去年的毒澱粉、胖達人香精麵包、劣等米混充、大統及頂新假油案,到最近的「餿水油」事件等,這一連串層出不窮的「食安崩壞」,不僅危害到國人的健康,也嚴重衝擊台灣「美食王國」的聲譽,令人不禁感嘆,難道我們將淪為「美食亡國」嗎?

近年來,我們見到政府對於食安事件的態度,總是缺乏事前的風險預防策略與積極作為,而只是被動地進行事後的危機處理與法令修補。尤其,往往在每次事件發生後,隨即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補丁」式修法來安撫民意,或召開幾場「宣示性會議」高喊口號,甚至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查緝或管制措施。這些做法恐怕治標不治本,難以有效地遏阻那些為了經濟利益鋌而走險的黑心商家,導致我們消費大眾只能自求多福。

筆者呼籲,面對以「假」亂真的食安風暴,政府應該要「玩真的」!首先,政府在防範食安問題所要擔負的責任,不該只有端出嚴刑峻法,而是應該要思考如何妥善建置一套完整且能有預防、追蹤與監控的安全管理機制,並全面改革現行的相關法令及制度規範。具體而言,政府應落實稽查與檢驗程序,並設有暢通的食安通報系統,以及協助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能獲取公開資訊;此外,應建立食品履歷制度,強化源頭管理,提供資訊揭露,一旦發生問題食品時,便可迅速追蹤流向。

至於,現行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則應邀集專家、學者針對其中各項定義、權責、法規競合等,進行更有體系的檢討與修法;另外,罰鍰及追繳不法利得,應專款專用於食安保護基金,作為日後監控措施與相關檢測技術研發等用途。

要消弭食安疑慮,除了政府得有跨部會整合與協調來落實查驗機制,並完備檢驗單位的驗證程序,更需要有食品業者的高度自律。當然,最重要的是政府得有風險預防的前瞻思維與具體作為,才能守護全民的健康,並建構永續食品安全的環境。政府一定要拿出魄力「玩真的」!否則,「假」字可能在未來幾年都連莊台灣代表字。

(台灣青年智庫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