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社論》年輕人要學父祖輩走向世界!

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出一個重要訴求︰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這是一項艱辛的使命,因為「更好國家」的基礎在於蓬勃發展的經濟、向上翻轉的社會流動、健全的社會安全制度,其中活力經濟尤為國家向上提升的重要動能。然而,馬前總統執政八年,台灣經濟已經崩壞,低成長、低薪資、低就業、高物價、資金外流、投資不足,小英總統力圖挽救傾倒的經濟,實現打造更好國家的願景,乃是非常嚴峻的挑戰。

如何打造更好國家?小英總統提出的路徑是經濟結構轉型,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價值,追求永續發展的新經濟模式。而改革的第一步,則為積極參與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及自由貿易談判。並且,推動新南向政策,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其次,以出口和內需作為成長雙引擎,讓對外貿易和在地經濟緊密連結。尤其,優先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畫,重新塑造台灣的全球競爭力,積極提升勞動生產力,讓薪資和經濟成長能同步提升。

平實而論,小英翻轉台灣經濟的藥方並沒有爭議,但最終能否付諸實際行動,抑或淪為華麗的文宣?仍有賴於新政府對於經濟病源的正確了解,以及是否具有行動的決心與魄力,將效率低的行政體系轉化為充滿活力的執行機器。而台灣經濟的主要病症則是︰投資不足、產業缺乏轉型、經貿過度依賴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中國對我高科技產業之購併企圖、中國產能過剩的衝擊等。對此有了徹底的理解,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方不致誤診而貽誤了治療的先機。

二、三十年來台灣錯誤的經濟發展模式,乃是經濟經過高速成長後理應推動產業轉型,將代工組裝為主的產業形態提升為研發創新為中心的價值鏈。遺憾的是,當時中國剛好採行開放政策,低成本與租稅優惠對台商產生強大吸引力,於是絕大多數陷入瓶頸的產企業乃選擇一條最容易走的路——西進中國,以延續其傳統生產模式。台商選擇中國,採取降低成本(COST—DOWN)的生產模式,深化了台企之傳統與硬體製造商的角色,在舊工業領域確實發揮了續命功效,卻失去了提升技術與創新的契機,以致在新經濟與網路潮流中脫隊,逐漸遭到邊緣化。此種病症導致台灣經濟一方面受累於全球經濟下滑,一方面又困於產業結構老化,找不到復甦與成長的動力。這是新政府必須正視與優先解決的問題。

其實,核心問題仍為降低台灣經貿對中國的依賴,投資不足與產業未能轉型是過度依賴中國所衍生的後遺症。台灣資金已連續廿三季淨流出,達二五六九億美元,反觀因遺贈稅降低而回流的資金,卻未進入實體經濟,反而流向炒房等投機市場,營造了假性繁榮,不僅無助薪資與就業的提升,更助長了貧富差距,加深了社會與世代矛盾。坦言之,回流資金之所以流為炒作,係在實體經濟中找不到投資機會,而這乃是產業一直沒有轉型,與全球創新潮流脫鉤所致,回到源頭,就是依賴中國的惡果。且因過度依賴中國,缺乏企業價值與創新的提升,當紅色供應鏈崛起與中國產能過剩,對台灣經濟的衝擊就特別嚴重。因而,推動新南向政策與五大創新產業,是戒掉中國癮的解藥,新政府必須徹底執行,不能淪為空談與口號。

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結構對年輕人確實不公平,小英總統乃以替年輕人打造更好國家為新政府的首要施政願景。不過,現今的世界是一個沒有界限藩籬的平台,充滿挑戰也充滿機會,在政府努力作為的同時,台灣的年輕人也應調整瀰漫當前的小確幸心態,要學學父祖輩提著一卡皮箱,說著一口破英文,打造台灣經濟奇蹟的故事,年輕一代必須勇敢走向世界,以全球為競爭平台,迎接挑戰,方可再造台灣新經濟奇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