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申奧就怕失敗主義

■ 廖林麗玲

日本決定在東京和福岡之中選擇一個城市申請主辦二○一六年奧運,日本奧會(JOC)並於八月一日起進行兩個月的條件審查,我們亦應藉此重新檢視申辦二○二○年奧運的問題。

以往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耗資巨大,使得許多國家裹足不前,但從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開始,地主國美國大膽引入商業模式,最後獲得兩億兩千五百萬美元的營利,首開奧運會獲利的先河後,每屆奧運會舉辦城市的競爭日趨激烈。

除財政上的實質利益之外,舉辦奧運會還有許多潛在利益。首先,開幕式和閉幕式國際奧會主席和地主國元首都會出席,並由世界各國媒體轉播,再加上幾乎全世界都有國家代表團出賽,此對一國的國際宣傳效果無可計量。同時,主辦國家與主辦城市亦能因此大幅成長。

申辦奧運並不容易,以取得二○一二年主辦權的英國為例,其實也是歷經多次失敗才終於成功。但申辦奧運成功固然可喜,即使申辦失敗也並非是一無所獲。如一九九三年曼徹斯特申辦二○○○年奧運會失敗(第二次失敗),但申辦的過程讓整個城市動起來,許多曼市市民主動參與申辦的相關活動。其後,工黨政權便利用當時的申辦經驗,主導許多城市復興運動(urban renaissance)的推動,重新改造英國的社會與國家。再如加拿大溫哥華兩次申請冬季奧運,雖然最後沒能達成目的,但過程中大家所凝聚的信念與意識可能更彌足珍貴。

正如謝長廷所說:「台灣的精神,就是在困難、有限的資源中,創造無限的可能性」。有人說出種種反對台灣舉辦奧運的理由,其實各種反對理由,在已經主辦奧運的國家中也都曾經發生。台灣競爭力世界排名十名以內,比起過去舉辦奧運的墨西哥、南韓,這些國家當時的國民所得都比台灣低,「他們可以,為什麼台灣不可以?」

無庸諱言,以台灣所面臨的險惡國際環境,即使是主觀條件成熟,仍然會面臨如中國之刻意阻撓等客觀因素影響。但二○○九世運會舉辦權是怎麼爭取到的?中國的蠻橫阻擋怎麼沒有成功?可見事在人為。特別是在台灣目前政經情勢混沌,前景目標不明的現況下,爭取二○二○年奧運舉辦權,有一種振聾發聵的作用。二○二○年申奧不只是夢想,也可以是目標。

(作者為歐盟協會副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