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還記得澎湖西溪村嗎?

◎ 楊士毅

從復興航空空難已過三個月,村裡的阿嬤無奈地說著:「不敢睡覺的情況好多了,但我不敢開後門的窗,因為我從窗口看出去仍舊是殘破散落的硓 石,而且感覺不到法會對我有何幫助。」

在飛機墜落現場,除了殘骸清理掉了,剩下的就是斷垣殘壁,光看毀損就足以讓人失落,反觀緊接著空難後的高雄氣爆,快速的現場復原與重建,讓人對於掃除陰霾的期待有得盼望。澎湖西溪村村民還再重複看著災難現場,心理的關懷即使做得再多,那個伴隨空難的殘破場景,仍然刺激著西溪村村民。

在空難後,衛生福利部心口司責成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定期協助災後心理健康工作,另外曾涉入西溪村關懷的就是慈濟功德會、教會團體,在日前曾有縣政府、立委與復興航空一同辦理協調會,復興航空於近日辦理連續六天的法會,大多是為了緩和災難心理衝擊所提供的協助與承諾,其餘的是復興航空對屋損災民私下商談賠償事宜。

然而,除了移走飛機殘骸後,斷垣殘壁一日不夷平,毀損的畫面就不斷促使著鄰近受災戶重複經驗著災難時的原初場景,不斷連結著憂傷心情,住在鄰近的居民又無法想遷就遷,此時又屆縣府任期將至,期盼下任接手重建,於是重建工程無期,遲遲未見殘破場景有何動工,受災戶實在成為無助的村民,而屋損被迫離家的村民,更期待著那天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村庄裡,能和自己的鄰居好好話家常。此刻,柔順又內斂的村民,只好忍耐,令人為他們心疼。

西溪村受災戶除了很需要心理陪伴外,此刻更需要的是實質的幫助,包括毀損建物先夷平或修改,保存現有硓 石,一面規劃原址的長遠用途,至少得先除去殘破景象,以減觸景傷情,更要為村民帶來改變的希望,期盼有心從政之地方仕紳與中央政府能為西溪村多想一些,好好協助受災戶走出無助。(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