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農業風險加值

◎ 李武忠

自經區內設置農業加值,質疑聲浪未減。綜觀外界對農業加值的質疑可歸納為五大點:

一、利弊得失未明:農業主管部門承認設置農業加值對本土農業有一定衝擊,因此支持成立「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但是對於哪些項目可能遭受衝擊,衝擊程度為何,以及有何具體因應措施等等外界關心議題,政府部門一再迴避不願對外說清楚講明白;至於對本土農業有利的部分在未明文規定區內廠商應採用一定比率本地農產品的情況下,農民無法感受到實質受益。

二、MIT風險未除:中國近日發生的福喜問題肉事件再度顯示,實施進口原料來源標示的重要性;農業部門卻一再以示範區內若強制規定,將形成區內比現行規定更嚴格之情形,有違示範區自由化的核心精神不願採用。事實上為確保消費大眾權益以及MIT優質品牌形象,採取原料來源標示方式與本地農產原料做出區隔並不違法,如美國「原產國標籤」規定,韓國也有類似的規範,何況國內對進口牛肉也規定要標示來源,顯然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三、政府效能遭質疑:自經區內諸多業務涉及到政府公權力的行使,如管制性加工後產品須全數外銷不得流入國內市場、對進口農產原料食用安全與疫(疾)病管控、區內成品可掛與不可掛MIT管控等等,只是政府連食米安全、米粉標示、穩定農畜價格等都管不好,要如何讓民眾相信政府部門有能力把好關。

四、利潤分配不當:為強化本土農業競爭力,政府部門當務之急在於提升自家MIT品牌加值,先提升農產原料品質,再利用「優質農產原料」來推動二級、三級產業創造出更高的附加價值,並將利潤與第一線生產的農民分享來提高農民收入,亦即透過「一條龍」模式將企業經營常用的微笑曲線,轉為本土農民的幸福直線才是正解,而不是將利潤切割或由企業獨享。

五、農業加值納入的妥適性:農業本來就屬敏感性產業,像日本、韓國等國家在自由貿易談判過程,均對農業採取最大的保護,不輕言退讓。而國內在未進入區域經濟合作實質談判前,就自動將農業納入自經區,自失未來與其他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的籌碼。

(作者為農經學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