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鴻達
「大一統」出自漢武帝時期的董仲舒,當中的主張包括禮教規範、儒學思想,並衍生出國土完整的理論。有史評認為不過是為奉承皇帝之說,但這套理論卻深深影響了往後兩千年遠東的政治和歷史發展。
國民黨退守台灣後,蔣介石明言他日一定要反攻大陸,又講明「漢賊不兩立」;縱然「訓政時期」已經結束,但首都是南京,仍是中華民國憲法的白紙黑字。日前報導披露日本揭密,指蔣介石不受勸執意退出聯合國,說穿了不過是他以至國民黨秉持著認定台灣和中國大陸是一體的「大一統」思想。可以說明,今天台灣的國際地位模糊不清,全是老K一手做成。
香港近年出現的本土意識抬頭,中共也扣上「港獨」的帽子,論政圈子也對這個課題吵鬧不停。反對本土意識的一群,他們的論述都是建基於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人」和香港人是同文同種。這套想法在香港坊間也滿多人認同,原因是往日中學級的「中國歷史」科教學內容把「大一統」捧若神明,鴉片戰爭只提到英國販毒禍害「中國人」,不服林則徐銷煙而發動戰爭。其餘的歷史背景,例如「嘉道中衰」時期大清國民因何普遍沉淪毒海,道光帝派林則徐處理英國貿易糾紛出錯,就隻字不提。這種欠缺宏觀的歷史知識,就把「香港被割讓/租借予英國只是不公義」的思想植根於港人腦中。
「統一」對比現代文明觀念的個體自主是完全矛盾,或是「大一統」之說是建基於帝皇的權威,與民主制度背道而馳,兩者合起來就引伸出「民主是一定要統一才可以嗎」的問題。綜觀全球的民主國家,答案不言而喻。或是反過來一問「統一之下的民主是必定美好嗎」,認定「大一統」的,當然不加思索就作出正面回答,但有人借埃及穆斯林兄弟會事件作喻,提出「如果中國來一場公投要廢掉香港的一國兩制和按中共『憲法』追收自九七年應上繳中央稅款」的假設,沒有一個敢回應。
既然「民主」和「統一」沒有必然關係,追求民主幹啥堅持統一?港、台兩地不摒棄「大一統」的毒,民主的路是難以走下去的。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