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大學生報告大總統: 人民不是帕華洛夫的狗

◎ 范紀德

根據媒體報導,馬總統就學費研擬漲價的問題上,語出驚人的提出「習慣說」,而又援引油電漲價例子來權充解釋,即使荒腔走板引人發噱,不過還是得以藉此一窺政府當局對民眾的真意─名為習慣的苟安。

讓我們就習慣的定義來檢視一下:「習慣乃泛指同時含有刺激、反應以及此兩者間的穩定連結之現象而言;易言之,舉凡欠缺上述三元素之一的現象則不屬於習慣範疇(柯永和, 2005)」。刺激、反應與穩定連結做為習慣存在的三要素,實在缺一不可。但若套用到油價漲價上又如何呢?油價上漲做為刺激,民眾被迫多加少加、早加晚加,千方百計只求省幾個錢做為反應,這樣的穩定關係難道成立嗎?

就筆者個人理解,這種想破腦袋也要辛苦省錢的眾生相,充其量只是做為一種與生俱來趨吉避凶的生存手段而已。因應油價也漲、電價也漲,物價飛漲的年代,加之疲軟無力的薪資結構,手上能支配的財產就是這麼有限微薄,每個人無不咬緊了牙根,在這世道中努力混口飯吃、求個溫飽。若這種在社會現實中掙扎求生的慘況都可以被政府當局的一句習慣來概括,筆者實在已經無法想像這種習慣說一旦發揚光大,那人民也早晚會習慣過上窮日子、苦日子、甚至是威權與不自由,反正都已經習慣了也就沒必要去改變,豈不都是人民咎由自取,好個自作孽不可活?

學費也好,油電也罷,即使非漲不可的理由真的存在,人民確實只能成為逆來順受的一群。物價飛漲叫苦連天之際,人民做為政府的俎上肉也只能咬牙苦撐繼續過日子,是這個社會的現狀。但若政府當局或高官還用這種看笑話似的態度,來消遣這些任人宰割的求生者,而把人民為了活下去而付出的努力視作理所當然的話,一旦人民某日徹底厭倦這種溫馴的苟安遊戲,採取主動的「反應」回饋政府時,恐怕就沒有辦法這麼雲淡風輕了!

為政者當謹記,你統領的是人,而不是帕華洛夫的狗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