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失去的客語環境

■ 陳寧貴

有位客家鄉親悲傷的提到:

在一個客家聚餐場所,我問一位客家妹,妳的小孩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客家妹說:我嫁給閔南人,「嫁夫隨夫」、「我愛我夫」,所以全家講閔南語。又為了升學,只教小孩英文,沒時間教客家話。我又問一個客家帥哥,你的小孩為什麼不講客家話?客家帥哥說:我娶閔南人,「我愛我妻」,所以全家講閔南語,我也為了小孩升學,只教英文,沒時間教客家話。

閱畢以上文字,彷彿是一則笑話,卻是無比真實。我曾在捷運上聽見祖孫三代的交談,年輕母親用客語腔和她的小女兒說華語,接著和老母親說閔南語,老母親則以客閔語夾雜回答,那個年輕的母親由始至終就沒說半句客語。怪哉!

那個小女孩很可能不會說客語了,老祖母祇好用很奇怪的華語和她說話。

其實這不是個案,是很普遍的現象。

現代小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孩子已失去說客語的環境,他們的語言學習必然趨於強勢功利的方向。父母無閒教孩子母語,但可以傳達灌輸孩子這個充滿自信的觀念:「多種語言共同學習,不但不會混淆,更能強化語言的學習能力,客家人有很強的語言天份,很容易便能精通客、閔、華、日、美語,客家人是大都能口操數國語言的優秀族群。」千萬不可自怨自艾為社會弱勢族群,自外於母語的學習。

另外,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學校應該兼代父母教育下一代說母語的工作。 (作者為客家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