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林來瘋的擬態與防衛機轉

◎ 林耀盛

近來「林來瘋」(Lin-sanity)引爆NBA熱潮,這是態度決定高度的啟發。但或許也是台灣集體潛意識的投射認同與公共想像。

長久以來人們深層複雜情結的壓抑,總在尋求宣洩管道。台灣近年來一直處於諸多打結的內政外交問題,卻幾乎未曾有嚴謹的政策討論,反而以一種「逗鬧熱」心態掩飾關鍵議題,映射著內心的焦慮不安。當國人在國際上各類競賽有亮眼表現,都會產生過度的讚譽,似乎想以過度讚譽的認同想像,減低台灣主體的渺小感,但也顯示「擬態」作為。

「擬態」是生態現象,一些在樹葉上生存的昆蟲,會尋找與自己顏色或形狀相同的物體,以躲避獵食者;就如同被殖民者模仿殖民者的教育、文化、語言等以自保,卻造成主體陷落。而這樣主體陷落的匱乏,總在尋求替代品填補。但這樣無盡尋求事件來壯大自身的方式往往徒勞無功,更積極的作為是認同自身,直接挑戰威脅主體的不公不義體制。

只要我們仍然陷溺在「台灣之光」漩渦裡,生活重要事件反覆透過「歡樂原則」的防衛機制轉移,重大議題一再被邊緣化,需承擔責任的體制反倒卸責。事實上,瘦肉精、美牛進口、油電喊漲、稅制改革、歐債危機,以及新閣新政等議題,未曾遠離日常生活。只是想像機制以油水分離術,浮層區隔現實的威脅。然而,我們終究得回到現實生活。當「沾光資本」一再被消費,「林書豪現象」背後的積極、認真、踏實及奮鬥的多元意涵神聖啟示錄,也會遞減。「造林運動」要見樹又見林,我們的未來共識呢?

運動的目的是休閒、合群;體育是獨立的,不能依附於政治掛帥。運動團隊精神提供一種思考「共同生活方式」的機會。台灣社會傳統遺產過往締造的榮光,難道只剩下「狂熱化」的追逐,僅依附外部現象而逐漸黯淡;還是,我們仍能創造自身的歷史?狂潮之後,仍須思索下一步。

(作者為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