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佔領台北做為實驗

◎ 占領台北第○三一四號發言人

我想大膽地點明,這是一次社會運動的實驗、新的嘗試。

首先,高舉全球串聯大旗,聚集各路人馬想要檢討、阻止台灣走向美國那樣極度傾斜的金權主義。我們引用wiki的概念,在臉書的粉絲專頁上設計了匿名發言的制度。不計較每個人的出身、地位,匿名以後,才讓人暢所欲言,讓所有言論盡可能以言論本身被看見。

有人批評佔領台北(http://www.facebook.com/OccupyTaipei)的行動沒有訴求。但你知道嗎?「佔領」其本身就是一種訴求,一種具極高政治意涵的宣示。美國青年的行動起初也是沒有訴求的。別再期待傳統路線、別再期待有誰應該負起責任回應你的質疑,我們的訴求將交給當天開放空間會議負責完成、是後設的;我認為唯有這樣,才算得上是符合自匿名制度推行以來,這個佔領行動想要傳達的另一個,關於直接民主的精神。在直接民主做成決議前,任何預設的框架限制都是不對的。

傳統的運動路線何不嘗試改變?對於被藍綠綁架、房價物價飆漲,對於官商勾結、貧富差距,我相信大家都有憤怒。我們鼓勵大家帶著憤怒來,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也許更長,聽聽別人的憤怒、聽聽社會上你不知道的事。所被強調的是你的主體性,是「你」,身為一個公民,在運動中的主體性。你不再是徒然被動地接收資訊、徒然在電腦螢幕前做無力的反擊,你是這場運動的主人之一。你、和他人的意見將在討論之後,共築成佔領台北的訴求。

昨天現場的佔領行動具衝突點,所以被媒體放大檢驗、招致批評;也因反資本主義示威最大聲,聽來像走回社運老路,或一場失敗的實驗。但看到參與活動的眾人,已開始反省自己、在臉書持續討論;而且仍有夥伴堅守崗位、持續佔領。因此,實驗結果,還請勿定論。

(作者為台灣大學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