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從「台江內海」談海嘯

◎ 蔡志揚

古稱「台江內海」的台南安南區,一百八十六年前曾文溪在今西港大橋附近潰堤,滾滾泥砂沖入,頓時成為一片海埔地。如今海埔地不復在,已經沒有「內海」可以吸納洪流,因此前年八八風災的超大豪雨,大水又使得整個安南區幾乎成為水鄉澤國。

這幾天電視畫面不斷地重播驚人海嘯吞噬了仙台沿岸地區,相當駭人。不過至少這片土地還有許多的田地與濕地吸納大水,若是沒有這些緩衝地帶,災情恐怕會更恐怖。

事實上再高的堤防,也抵擋不了自然界的驚人能量,扮演滯洪功能的濕地與水田,可貯存宣洩不及的大水,河岸土地與海埔地,均有緩衝水患的功能。中國古代,大禹就曾用疏浚的方式,利用滯洪帶設法引導洪水排出,成功治理了水患,相對地鯀花了九年時間興築高堤治水,卻讓水患加劇。

台灣地狹人稠,過去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與河海爭地,面河濱海的濕地與良田,陸續被開發成為住宅區與工業區,然而,許多河岸邊與海埔地原本是數百、數千年來提供自然界緩衝與平衡之用。經歷了八八風災,以及看到日本驚人大海嘯的轉播畫面之後,國人應該要更加重視這些濕地、水田以及河邊海岸緩衝區存在的價值。我們實有必要再次省思諸如「關渡平原」、「社子島」、「國光石化」等河海緩衝區開發計畫的風險性,切莫天真地以為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即可以粉飾太平!

(作者為律師,曾受內政部委託執行「濕地永續經營管理方法及相關法令之探討」專案計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