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蟑螂與奶粉

---不只公衛 是信心問題

◎ 雪澄

用一個簡單例子說明毒奶粉衍發的「信心」問題:

有一個餐廳飯煮好時發現了一隻死蟑螂,由於一隻死蟑螂對人體沒有「直接傷害」,有廚師提議把蟑螂附近的飯拿起來就好,大廚說將死蟑螂附近一公分的飯拿掉即可,二廚說蟑螂臨死前可能有掙扎,比較安全的作法是將死蟑螂周圍三公分的飯拿掉。顧客聽了他們的爭論,雖然無法判斷誰對誰錯,火速的離開了這個餐廳。

現在的情況,馬政府就像大廚和二廚,不停的爭論哪一個標準才是合理的。要不說這個蟑螂的體積很小,要每天吃一百隻才可能有害;要不說廚房那裡可能沒有蟑螂,只是要不要抓問題而已。殊不知問題重點,不是在哪一個標準才是合理的,而是所有消費者都認為飯菜中是不該有蟑螂的。只要消費者對於風險如此認知,不論是大廚或二廚有理,這鍋飯、這盤菜都一定要全數倒掉。也只有全數倒掉,顧客才可能重新上門。

而馬政府從毒奶粉發生兩個星期以來,從「是否進口三鹿奶粉」到「是否使用大陸奶製品」,檢驗標準從「有沒有毒」到「多毒才有害」,一個剛上任的衛生署長為此下台,離別前呼籲所有國民要尊重專家意見,強調二.五ppm對人體是沒有傷害的。事實上,毒奶粉早就從一開始單純的公衛問題演變成一個信心問題,將這個問題簡化為公衛事件,才是政府處理毒奶粉事件最大盲點。

目前最可行的方法,是即刻要求中國乳製品全面下架,並禁止中國乳製品原料進口,直到消費者信心恢復為止。但為了防止不肖廠商為了避免損失,透過其他管道(如夜市)將現有產品銷售,持續造成消費者食用上的疑慮,政府應考慮將所有從中國進口的乳製品原料、半成品、成品低價收購,全數銷毀。這可能要花上數十億的預算,卻能一勞永逸的解決目前民眾對所有食品的恐慌。要知道,現今對食品的信心危機所造成的損害,遠較這些食品對消費者的健康傷害為大。拖得越久,只是讓更多的早餐店、麵包店、咖啡店,甚至賣場倒閉,到時候,政府要提振民眾消費所付出代價,將遠高於現在所投入預算。(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