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李明博現象

■ 盧俊偉

近日有人對李明博贏得南韓總統大選,解讀為其「拚經濟」訴求得到南韓人民的認同所致。然而,這種解讀其實過度簡化了選民投票動機的分析。

第一,在選舉研究裡頭,對於為什麼選民會投票支持某位候選人或政黨,其實有各種切面的分析,包括選民可能是基於理性的利益計算、情感的認同,以及不屬於前述兩者以外的偶發事件因素等。部分媒體解讀李明博的勝選是因為他的「拚經濟」主張得到選民認同,這種說法顯然只侷限於理性計算的單面向分析,實不夠客觀。如果要比照用這種單線思考,試問上述媒體和政治人物是不是也同意用情感認同因素來分析,解讀李明博勝選是因為他主張對北韓採取較強硬的立場呢?

第二,即使只就理性的利益計算來分析,媒體和政治人物將李明博勝選偏頗解讀為其經濟主張得到人民認同,顯然也太過簡化。學術上以理性因素來分析選民的投票動機時,通常將其歸納為「前瞻性投票」(prospective)和「回顧性投票 」(retrospective)。「前瞻性投票」是指選民會針對候選人提出來的政見進行自我利益的判斷,來決定是否投票支持。「回顧性投票」則是指選民會根據候選人過去的執政表現來決定是否投票支持。一個理性的選民通常會進行這兩種思考,簡單地說,理性的選民不會投給一個只會開空頭政見支票而又沒有能力兌現的候選人。我們注意到,李明博的競選對手曾批評他的經濟主張是「吹牛皮」,但從選舉結果來看,這顯然沒有奏效;關鍵就在於李明博過去擔任首爾市長的執政能力(首爾經驗)受到肯定,因此選民相信他所開出來的競選支票將來都能兌現。

明年總統大選,理性選民會檢視的,不只是兩黨總統候選人開出來的政見支票而已,更會依據兩位候選人的「高雄經驗」和「台北經驗」來判斷其開出來的支票能不能兌現。兩黨總統候選人,請拿出執政成績來說服我們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