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世昌
台灣電價長期存在結構性問題,低用電戶的電價遠低於合理成本。過去廿年來,許多物價隨國際市場波動上升,但三百三十度以下的民生電價幾乎沒漲,甚在二○一五至二○一六年間,還連三次調降。即使去年小幅調升,與發電成本仍有極大落差,甚比廿年前還便宜,這樣的狀況合理嗎?
這次調漲方案,有人擔心影響小家庭與小商店的負擔,然而,這些用戶享受長期低電價紅利,稍微調整,卻視為「不公平」,事實上,現行電價由高用電戶補貼低用電戶,不僅不合理,也讓台電長年虧損,赤字已逾四千億元,最終仍由全民埋單。
也有人擔心,電價調漲會讓弱勢家庭更加困難,目前政府已針對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提供補助,未來應透過精準補貼,確保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不受影響。例如,直接補助特定經濟弱勢族群,而非讓所有低用電戶都享有低電價,導致資源錯置。
此外,長期低電價也讓民眾缺乏節電意識,造成能源浪費。不僅增加整體電力負擔,也阻礙節能減碳推動。反觀國際間,許多國家透過合理電價,引導民眾養成節電習慣,對環境與經濟都有正向影響。
合理化電價,是讓能源使用回歸市場機制。台電長期虧損影響供電穩定,甚至阻礙再生能源發展。當國際能源價格上升,各國電價皆調整,台灣卻長期凍漲,這樣的電價政策,真能支撐未來的能源需求嗎?
這次調漲幅度仍在合理範圍內,不會造成民眾負擔暴增。與其讓台電持續虧損、影響電網發展,不如趁此機會改革,讓電價回歸正常水準。政府也應同步檢討社會安全網,確保真正弱勢族群獲得適當補助。
長遠來看,這是確保供電穩定、財務健全與能源轉型的關鍵。若電力體系不穩,經濟發展與民生穩定都將無從談起。
(作者為工程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