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政秉/雲科大財金系教授
三、十%不是高標,要預先規劃卅%
面對習近平的野心,台灣社會有可能永遠歌舞昇平地運轉下去?以美國國防部日前公布的「二○二四年中共軍力報告」為例,共軍具備完全攻台能力已不遠(雖然也有「一頁」揭露共軍的貪腐)。事實上,台灣能夠有效備戰之時間已愈來愈短,而這也正是川普團隊希望台灣能快速提高經費,積極備戰的原因。
不論五%或十%都不是一個硬指標。當我們進行國與國對比時,很容易找到合理的庇護所。例如和北約相比,迄今只有波蘭和美國之國防占比顯著高過台灣。和台灣自己比較時,近年我們的軍費支出的確增加了二、三千億元(包含「年度預算」及「特別預算」),但這樣已足以應付未來中共的大軍來犯嗎?
台灣的軍事預算應該是根據自己國家的危機、免於被毀滅的生存需求,短期迅速調高支出,並且因應未來戰爭可能的擴大,而預先規劃多元的投入財源。所以仿效正在交戰之國的財政支出,預先開拓各種財源才是正道。
以烏克蘭為例,二○一四年克里米亞戰爭後,國防預算開始超過四%,此比率約維持到二○二二年的烏俄戰爭。在戰爭爆發後,它就迅速地飆破卅%。
再以長年處在戰爭中的以色列為例,一九七○年代,以國的軍費長時期的維持在廿%以上,其中一九七六年達到最高峰的卅四%。直到一九九○年以後,才穩步下降到十%,但也都維持在五%以上。二○二三年加薩戰爭前,曾經低到四.五%;戰爭爆發後又大增,二○二四年年中已上升到七%。
參照這兩個正在交戰的國家,長時期的作戰很可能讓這個數字到達二位數字,甚至可能超過卅%。眼前我們因應可能即將爆發的戰爭,應迅速提升至五%,之後再規劃長期的財源,一定要有預見十%或更高的水準的計畫。
四、台灣軍事預算提高之可能財源
近來國內多位專家在分析台灣是否可能提升軍費占GDP的比值時,主論點之一是軍費占政府支出的比例已經甚高,如果繼續增加,必然排擠到現有之社福、教育或民生等支出。
但台灣需要快速增加軍事預算並不是一個日常的事件,而是為了求生存之下不得不然的應急策略。根據文獻,應付這種突然的需求,我們至少可以動用以下的財源。
(一)舉債:政府可發行各種長短期的公債,特別是我國目前的政府負債只佔GDP的廿四%,相較於美國及NATO主要國家多已達一○○%或更高,以色列及南韓的六十%,台灣可以舉債因應戰爭的空間太大了。
如果台灣決定發行一成GDP的公債,那將有二.五兆的金額可以分批投入軍事用途,那麼軍費支出指標,短期就可到達五%,中期也可向十%邁進;短期赤字支出,也不必然排擠到社福等支出。
(二)海內外民間募款:台灣已是富裕國家,財富早就藏之於民。台灣人雖不若猶太人富裕,但借鏡以色列建國的經驗,戰前海內外必然會湧進大量的捐款,多少也能夠因應軍事裝備緊急升級的需求。
(三)超徵的稅收及非緊急公共建設全數轉給國防需求:前期政府編列的「前瞻計畫」以及最近政府連續七年的稅收超徵,應該全數用於投入國防支出上。
(四)徵收戰爭稅:徵稅和舉債是戰爭融資的二大支柱。但因為徵稅將直接傷害到大眾的購買力,因此受歡迎的程度低於舉債。目前台灣正在備戰的初期,尚不需大舉動用到戰爭稅。日後如開徵,在考量國家興亡下,多數國人都會接受並承擔這個過渡時期的責任。
(五)其他:美國無償援助及國際低利借貸等。
五、比川普的十%更困難的挑戰
自從前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宣稱中共在二○二七年將具備攻台能力以來,台海發生戰爭的預估就有增無減。親中的馬斯克(Elon Musk)多次篤定的聲稱中共必會併吞台灣,去年九月川普也宣告中共一定會出兵台灣。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必須感謝川普,因為在他具威嚇力的執政下,台灣可能會多贏得四年的建軍備戰機遇期。
因應共軍的威脅及川普的要求,賴總統的挑戰非常多。事實上,如何籌集十%的經費固然不容易,但並非最有挑戰之事。其他更困難的工作至少包括:
(一)賴總統必須激起他的新團隊充分認知戰爭危機,並更積極地全面展開台灣的危急備戰工作。
(二)如何因應勢力龐大、一直與中共唱和的反對黨,他們必定大砍國防預算。
(三)積極喚起全民抗敵的意識;當全民勇敢地面對危機時,可能更有助於解決國會亂象及贏得後續大選。
(四)當勇於備戰時,社會必然出現多多少少的不安及動盪;如何在戰爭威脅中,仍能維持正常的社經活動,並繼續吸引海外投資,都是巨大的挑戰。
川普的十%要求直覺上是外來的壓力,但也是台灣史上首次能夠自我建立強大軍力的絕佳時機。當國人普遍缺乏危機意識時,川普的壓迫其實是台灣應對中共併吞的大利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