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輝 /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在當前人工智慧熱潮下,人們往往聚焦AI技術進步速度與眼花撩亂的應用場域,卻常忽略背後潛藏的治理、資源分配與社會影響等深層問題。華盛頓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提出《二○二五人工智慧值得關注的五個關鍵議題》提醒我們,若要讓AI造福社會,我們必須同時兼顧雄心、謙遜與對未知的坦然,才能考量多方利害關係,調整國家政策與社會資源。
首先,關於「數據是不是新石油」的爭論,凸顯高品質數據在訓練大模型時的關鍵地位。然而在台灣,資料的規模與可取得性並不如科技大國。此時如何善用台灣在醫療、金融、製造等領域累積的大數據資料,並與國際接軌以交換或共享資料,將是推動AI落地最迫切課題。台灣在制定數位治理政策時,若能強化隱私增強技術和跨領域數據整合規範,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資料橋樑,就可能在全球供應鏈占有一席之地。同時,也要持續注意版權與數據所有權的法律爭議,設計出能促進創作、保護原創者權益制度,讓AI技術應用與法規完備能夠並行。
再者,面對「下一個突破點在哪裡」的疑問,一些科技巨頭持續從半導體製造、系統整合到演算法創新全方位布局,但真正能將AI推向普及的,往往是介面優化與人機協作的創新。台灣除了在晶片設計與製造具備優勢,也可與國際團隊合作,研究如何以較低計算資源實現更高效能模型,並針對本土中小企業的實際需求,開發更彈性靈活的AI平台。在勞動力培育做更多長期投資,培養跨領域人才,不僅有助於鞏固基礎研究實力,也能協助傳統產業應用AI。
有關「規模法則會不會持續適用」的爭論,點出AI的發展不只仰賴大數據與強大運算資源,也可能面臨能源、環境與成本的制約。在台灣,若要維繫AI領域的發展,同時達成碳中和與永續目標,就需要更精緻的產業整合與能源政策。具體來說,台灣可思考興建更友善於再生能源的資料中心,利用地熱、風力或太陽能等綠色能源降低高強度運算的碳排放。此外,在國安層面,台灣面對區域衝突與駭客威脅時,也須考慮如何保護AI相關技術免於外部竊取與濫用。
在「應該踩煞車、踩油門還是使用避震器」的辯論裡,其實反映社會對於AI大規模應用時的矛盾情緒:一方面渴望抓住機會,另一方面又害怕風險失控。在AI融入政府決策、金融系統或重大基礎設施之前,應先建立完善的倫理與安全標準。擁抱AI技術並不代表要放任發展,而是要在投資和政策上著力於「避震器」的作用,擴大第三方監督及風險管理。
最後,「正確的目標是什麼:AI促進民主還是AI民主化?」則觸及台灣在全球AI競局的定位。台灣可聚焦於如何讓更多中小企業與創新團隊能使用和參與AI技術,將專案導向解決台灣自身的勞動力短缺、高齡化社會問題。透過強化AI在教育、醫療、農業等領域的應用,真正落實「AI民主化」的精神,並善用國際鏈結,打造跨國資料協定與人才交流平台,為台灣爭取更扎實而長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