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明輝
日前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下轄的中國分析中心,發表「中國AI戰略的企圖:國家工程、國內挑戰、與全球競爭」深入探討中國在生成式AI與技術進展,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和美中競爭。文章揭示三個關鍵主題:中國AI策略的特徵、追求經濟社會安全的影響、及掌控全球並贏得美中競爭的野心。剛好呼應並點出習近平於二○二三年九月在黑龍江省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企圖。
生成式AI的興起迫使中國戰略性地重視AI晶片、增加計算能力和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儘管美企如OpenAI、谷歌和微軟在研究和軟體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逐漸轉向並認知強化硬體和基礎設施,對於AI的進步至關重要。中國的AI戰略鮮明地展現國家主導特色,也就是運用「新型舉國體制」發展符新發展理念、創新且質優的先進生產力,透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轉型。這種舉國體制的戰略使中國在監控、臉部辨識、健康數據管理、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技術等領域取得顯著進步。至於在軍事應用,運用AI的範圍涵蓋情報、監視、偵察以及自主武器系統。企圖強化戰場決策與全球網絡戰的戰力,但也隱藏AI自主系統可能引發展戰爭升級或失控風險。
同時,為了回應美國對先進晶片與先進製程技術的制裁與管制,中國積極發展自主的AI生態系統,強調對技術自力更生和主權的追求。並拉攏對西方不滿的開發中國家,希望成為「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國家之首,正在將自己定位為國際AI治理的強大力量,創造一種獨特的AI敘事,企圖挑戰傳統的西方中心觀點。中國的AI戰略是一個多維度計畫,將國家驅動的目標與私營部門的靈活性結合,透過協調不同地區的資源差異來培育科技生態系統。快速發展部署與國家整體目標緊密相連的AI產業,鞏固中國在全球AI領域的影響力。
習近平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定義為創新驅動的先進生產力形態,關鍵在於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TFP)。反映出習對當前中國經濟的擔憂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是中國經濟的停滯困境,二是美國對中國高科技「小院高牆」封鎖。這些擔憂的背後是中國長期依賴資源消耗型及粗放型經濟模式所帶來的效率下降和創新不足,及國際形勢變化對中國經濟外部環境的影響。然而,戰略的成功實施需要超越黨和政治口號,真正落實到開放、競爭和創新驅動的經濟政策。一黨專政制度的諸多框架與限制,違反自由市場經濟並不利於創新。中國在總體經濟「全要素生產率」的經濟表現,將是檢驗中共發展AI和「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企圖在未來是否成功的客觀指標。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