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天祥
最近因網路上某位老師批評國文課綱不選某些文言文,是無恥課綱的影片,引起不少人討論「去中化」。
一九八八年我教高中時,課程標準規定,國高中生每週要寫毛筆字;課文(包括文言與白話)的注釋常引用文言文來解釋。如果有人認為,要恢復那樣做才不算去中化,那位罵人無恥的老師不知是否同意?「去中化」就像政治光譜,左派的左邊有極左派,左派的右邊還有中間偏左,不可能有某個個人或團體,能壟斷「去中化」的解釋權。
人的行為,成因複雜,訴諸單因論都是太過簡化。那些認為從李登輝總統以來,因去中化而讓士大夫越來越無恥的人,能夠忽略我國政府清廉指數的大趨勢是越來越高嗎?難道我們可以說,這是因為政府官員少讀《四書》所造成的?
應該很少人意識到,住在台灣的人,平均讀過的文言文數量、比例、多樣性,是華人社會有史以來最高的;很多課本的文言文,其實沒有多少古代人讀過。清末識字率只有兩三成(「識字」指不超過五百字的讀寫能力);識字而能讀文言文的,更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依那位老師的標準,清朝九成以上的人口都算去中化!讀文言文的人都讀些什麼?據《儒林外史》和胡適《四十自述》,主要是儒家經典,我很有把握地說,〈廉恥〉在國民黨的教育部選為課本前,讀過的中國人不會超過千分之一。據梁啟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道家、法家、墨家的書,清朝只有極少數知識份子會讀,更不用提《天工開物》,而這些,現行課本或補充教材都選了一些。
慈禧一九○五年廢科舉、九五暫綱廢《三民主義》,現在的人去看那時的爭執,只覺得無謂;廿年後回首看現在的無恥之嘆,也是如此!
(作者是退休國文教師,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