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楊志良們的仇恨操作

◎ 劉兆隆

楊志良替郭台銘站台致詞的「家暴論」引發軒然大波,事後楊志良還說「有本事來抓我」。台灣民主化卅年了,依然有楊志良這類人在搞仇恨政治,煽動對立情緒。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廿條規定,任何鼓吹民族、種族或宗教仇恨之主張,構成煽動歧視,敵視或強暴者應以法律禁止之;但很多仇恨言論仍用高明的話術包裝。仇恨政治的第一個特徵「就是說你想聽的,搏你的眼球」,然後「不談理念,只發洩民怨」,接著「流行甚麼,就送上甚麼」,最後是「妖魔化現任領導者,重塑你的平行世界觀」。舉例來說,當記者追問楊志良,他就批現場記者「小孬孬」、還說記者不知楊逵的《壓不扁的玫瑰》,難怪年輕人要自殘、自殺,不知所云。聞楊言論而會開心的,大概只有同溫層而已,不只楊,館長與眾多網紅,都走同樣路數。

在網路社群媒體的今日,仇恨政治更是政客擅長利用的言論市場切割工具。針對對手揶揄、編笑話、甚至是抹黑造謠,至於攻擊內容是否為真,一點也不重要。因為只要有人相信,任憑對手如何澄清,也已被抹黑,許多仇恨言論與政治操作,主要目是鞏固同溫層支持者,讓他們深信敵人萬惡,必除之而後快。

要反思的是,台灣民主化已卅年,如果仇恨政治依然充斥,甚至隨著網路社群媒體而愈演愈烈,對岸也利用認知作戰侵蝕我們的民主政治,則問題不能不重視。當民主政治的過程蒙上仇恨陰影,造成國民之間的信任遭撕裂,族群間的仇恨相殘成為日常,言論自由被濫用成為慣性,不能不慎。

(作者是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