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當前貨幣政策的兩難

◎ 曹添旺

近年來,全球經濟面對許多嚴峻的挑戰,包括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重組、烏俄戰爭僵持、美中兩大陣營持續對抗、各國中央銀行升息等;其中,央行貨幣政策對抑制通貨膨脹的效果,更引起各界關注。

我國自二○二一年八月以來,每月公告的通貨膨脹率皆高於二%,而不受食物類與能源類價格波動影響的核心通膨率,自去年三月以來也持續超標,顯然此次通膨並非暫時性的,政府部門必須審慎應對。

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國內物價的變動很大程度受到進口物價的影響。對於這種輸入性通膨,我國政府已採取了相關的平穩措施,包含調降民生必需品的關稅、掌握國際大宗物資進口的情況等,來減緩物價的波動。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國內貨幣政策也是影響物價的關鍵。過往寬鬆貨幣政策導致資金氾濫,以致商品、原物料價格攀升,股市和房市也過度熱絡。這種現象具有國際普遍性,台灣也不例外。

物價和房價的普遍上揚引發產官學研各界的關注,中華經濟研究院於去年三月與台大公共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當前物價及房價問題與對策研討會」,針對當時物價與房價變動的成因、影響及其對策進行深入的討論,並提出建議供有關機關作為政策規劃的參考。其後,許多重要智庫及機構也紛紛舉辦相關研討會,探討通膨對經濟的影響。在在顯示社會各界對於通膨議題的重視。

在相關的討論中,一般認為貨幣政策與通膨之間具有緊密的關係,因此非常關心央行貨幣政策的制定。根據經濟理論,若通膨是由需求面引起的,則緊縮性貨幣政策可以同時達到抑制通膨與防止景氣過熱的作用,這在文獻上稱為「美妙的巧合(divine coincidence)」;然而,如果通膨是由供給面所引起,此時貨幣政策就陷入兩難,到底要抑制通膨還是促進就業,成為棘手問題。當前的景氣和物價波動可能同時包含需求面與供給面的因素,情形更加複雜,因此貨幣政策的制定就得格外謹慎。

鑑於貨幣政策影響的範圍廣泛,且又存在時效落後現象,實有必要透過專家學者集思廣益,深入探討通膨、景氣與貨幣政策的交互關係,以利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政策建議。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