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一名教師的改變

◎ 林彥佑

前幾天,閱讀了一篇關於未來118課綱上路的報導,國教院院長林崇熙提及未來的幾個重大要點,包括借鏡實驗教育、強化自主學習等,其中有一項最令我有感的,便是「生活化學習」。

這幾年的教育走向,確實非常強調「生活情境」的連結。從九年一貫課程開始,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便是希望我們可以培養孩子從內心去感受生活化的一切;再到108課綱上路,筆者也參與了校訂課程,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便是結合在地、走讀自己的家鄉。而期中期末命題,主任也不斷提醒,從教學到評量,要結合生活情境,讓孩子有感。我曾細看這幾年的會考題目,發現題型的走向越來越生活化。這趨勢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教學,是否能迎合時代的需求。

暑假,我開始備課,把未來會教到的課程內容先掃過一遍,試著連結在地生活。例如,教到食物與營養素,我初步規劃帶孩子到菜市場、邀請對營養學有研究的朋友入班分享;教到社會的社區單元時,也要把家鄉的機構、特色帶進課堂;教到數學各單元時,也要用更生活、更在地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

林院長認為,我們不該把課本視為唯一的教學材料;所以我試著把一張車票、一棵樹、一朵雲、一首歌、一張飲料單,都列入教學範圍。這些非連續文本,乍看之下不起眼,但若能透過巧思與創想,也能教得饒富意義。例如一張流程圖,可以帶著孩子做閱讀、可以從藝術設計的角度來創作、可以從邏輯思維做步驟的探究。任何素材,都可以是活生生的教材。不禁想到教育學者杜威所倡導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理念。

我想,全人教育就是從最簡單的「本心」開始,打開心房,放鬆五感,去覺察,才能對生活更有感。

(作者為國小教師,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