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小心麥克風

■ 韓良俊

前一陣子媒體大幅渲染,教育部長杜正勝因「追訪」他的記者拿著的麥克風快要碰觸到臉頰,使得部長不得不將之推開。

大家可以想想:細菌(含其他微生物,如病毒、黴菌等)、感染之事,果真眼「不見」為淨嗎?否則,在流感甚至SARS流行期間,大家也仍見不到病毒微粒,何必緊張?何必競戴口罩?何必隔離病患?

口腔內的微生物種類有將近三百種左右(有很多種甚至還未被發現或完全了解),其總數(個體數)動輒上億,即使只探查患有牙周炎患者的牙齦下囊袋,也已知有10的7次方至10的8次方個的細菌孳生在那裡,且大多屬比較麻煩、難治的格蘭陰性厭氧性細菌,這些細菌和/或其產生的毒素,隨著血液循環有可能影響全身多處器官,因此依學者最新的研究,已知牙周病也和糖尿病、體重不足的早產兒、心臟血管疾病、中風等等其他系統性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關連;而且須知:台灣十八歲以上的人口中,牙周病罹患率竟高達九十%。

也許我們該學學日本政治人物的作法,在使用麥克風時,常拿出自己的手帕包住,講完時就取下帶回清理。

(作者為台大牙醫學系名譽教授、衛生署口腔醫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