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從地磚看總統的「循環經濟」

◎ 黃孝信

蔡總統上任後將「循環經濟」喊得震天價響,各部會也端出一大堆政策來。可是我們發現政策是一回事,落實卻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即使中央部會有列出推動循環經濟的各項指標,作為評估成效的依據,但有些政府機關卻似乎完全不理這一套。

上週本協會會員廠商傳來一張某某市道路工程招標的設計規範,規範中的人行道鋪面要使用「高壓混凝土地磚」,註明須符合國家標準CNS13295的品質規定。可是又加了一條特別說明:「本產品不得添加資源回收再生粒料」。看了這樣的規定,衝到我腦袋裡第一個感覺是,「又來了」!這是這幾年來資源再生產品受到歧視待遇的又一案例。

明明是幫各行各業處理其產生的廢棄物,並且「化腐朽為神奇」,將各類廢棄物轉換成可資源再利用的產品,而且品質、性能相較於使用天然原生資源生產者毫不遜色,又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卻硬是被排除在門外。

很多公務機關的工程採購單位,拒絕使用再生資源的理由往往是擔心品質欠佳,安全有問題。針對這些疑慮,包括經濟部、環保署、內政部等,都有制定綠色產品標章,除鼓勵再生材料之使用外,並可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以高壓混凝土地磚為例,內政部的「再生綠建材標章」中就明確要求,產品使用一定比例以上的回收材料(如廢陶瓷、廢玻璃、焚化底渣等),而品質、性能也必須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甚至於政府採購法中,也有「綠色採購」的鼓勵措施。可是各公務機關卻視若無睹,總是先入為主地認為,回收材料做的一定是次級品,能不用盡量不用。

當然過去曾發生不肖業者以劣質的再生材料矇混,而危害工程品質的憾事,因此公務機關可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乾脆拒絕使用再生材料。可是這是因噎廢食的作法,且大開循環經濟的倒車。

(作者為台灣資源再生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