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解析國際組織的中國鐵票部隊

◎ 楊宗新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因WHO失能,將中止對該組織的捐款。話聲方畢,中國立即表示將捐助二○○○萬美元協助防疫。美國每年對WHO的資助,約在四至五億美元,而中國去年的資助僅有八六○○萬美元,相距懸殊。那麼,何以在本次疫情期間,國際社會普遍認為WHO深受中國影響?這可能與兩國以不同角度看待國際組織的功能有關。

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是由美國一手打造,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主要國際組織,都是在美國倡議下成立。長期來,美國善於運用這些組織維持其霸權地位。然而自川普擔任總統後,「國際組織無用論」甚囂塵上,四年任期未滿,已先後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也曾一度揚言退出萬國郵政聯盟、北約組織。這種對於多邊主義的漠視,給予中國可趁之機。

自胡錦濤時期開始,中國便時常以「大國是首要,周邊是關鍵,第三世界是基礎,多邊外交是舞台」作為外交指導原則,而「多邊外交」即是指參與國際組織。目前,中國已在多個重要組織中,取得人事主導權,包括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界銀行、聯合國農糧組織的最高行政人員,都出自中國。掌握組織人事權,將有助於組織資源的配置及議程的設定。

中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斬獲,除美國改採單邊外交外,爭取到發展中國家支持,也是一大因素。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快速的經濟成長,被許多發展中國家視為經驗典範。中國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強調為發展中國家建立基礎設施、協助百姓脫貧,滿足了發展中國家的渴望。以非洲為例,目前除我國友邦史瓦帝尼外,其餘五十三國都與中國建交,成為中國之提案在國際組織表決時的鐵票部隊。

在美國重返單邊主義時,中國趁勢擴大對許多重要組織的影響力,也在本次疫情期間得到WHO的實際回饋,不得不說是一項實惠的投資。但與此同時,若過度干涉組織事務,使其失去獨立機構所應發揮的功能性,也將引發國際社會反感。

(作者為公務員,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