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祖蔚
請哲學家陪你看電影,通常只會出現兩個結果:昏睡或者開光。通常,昏睡九成,開光幾希。
關鍵在於哲學名詞太艱深,調個書袋,咬文嚼字,一聽就暈。遇上看不懂的電影還要配哲學理論做註解,多數人寧可睡入夢鄉,畢竟一路安穩。
然而哲學博士蔡士瑋與電影碩士梁家瑜合著的《哲學家陪你看電影》,卻聰明地繞過夢鄉,讓讀者重溫看電影的樂趣。
關鍵在於他們選對了文字陪伴讀者/影迷的方式。
《楚門的世界》看柏拉圖肉體監獄
例如,提到《楚門的世界》,你一定熟悉那位24小時都有人盯著看你的實境秀的倒楣鬼楚門,然而他們選擇從最後一幕切入:楚門的船,乘風破浪之後,竟然在海角處撞上了天涯,戳破了布景,也踢破了楚門秀的真相。然後,楚門得選擇:留下來,繼續演出?或者走出去,探索未來?
離開,楚門得到自由;留下來,楚門繼續享受幸福。只不過,幸福是牢籠嗎?哲學家就在這個懸念上鑽了進來:柏拉圖對話錄《費多篇》就從蘇格拉底的死,進行談了肉體監獄與靈魂自由的辯證。
例如,《鵝毛筆》中被關在獄中的淫穢作家薩德伯爵總有辦法突破限制,繼續書寫,即使全身被剝到赤裸精光,他還有一張嘴可以說故事。除非,是的,除非你連他的舌頭都給剪掉。
俗人先懂言說,再懂文字書寫,身處出版自由悉遭剝奪的時空下,訴諸言說,不也是一種意志對抗?柏拉圖的《費德羅篇》闡釋了蘇格拉底「言論就像是書寫的父親」的主張,提供了解讀《鵝毛筆》在書寫不倫故事的底層,其實別具深意的思考空間。
《關鍵報告》談犯罪預防理論
例如,《關鍵報告》的趣味在於還沒犯下罪行的人,是否適用犯罪預防理論:只要有先知警示,就可逕行逮捕可能罪犯?電影用「拋球」與「接球」兩個動作,「拋球」意味著在重力作用下,球「必然」墜地,然而「接球」則意味著人生若有選擇,就「或能」改變因果。
作者邀請讀者從康德的《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序論》來解讀《關鍵報告》試圖挑逗觀眾的詭辯:大趨勢推算出來的因果論,讓警方有權逮捕你,然而「太陽曬久了,石頭自然會熱」現象,卻不能帶出「石頭熱」就是「太陽曬」的結論,變數,關乎人心,亦是戲劇的趣味所在。
《哲學家陪你看電影》是一本很有趣的小書,作者透過「重看」,畫出了一般人很少思及慮及的「重點」,「新」重點就有「新」趣味,就能帶領讀者及影迷得見「新」天地。
讓哲學不要那麼沉重,讓娛樂不要那麼膚淺,正是本書「好讀」之所在,更重要的是書中提及的哲學理論,都經過消化,重新用「白話文」書寫,理論名詞或許巨大,或許唬人,但是只要最終以一則又一則的故事現身,讀者就能自得其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