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反對放寬建築博士學位

◎ 李冠儒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建築博士為什麼稱為Architecture PhD而不是Doctor of Architecture(建築技工),因為哲學是學問之母、是一切知識的起源,因此任何博士都是哲學博士。

但此次修改之草案,教育部根本完全畫錯重點,建築難以取得博士學位,該檢討的不是博士的基本門檻(撰寫論文、研究能力),而是建築為什麼需要博士學位?試問各位建築博士們,何謂建築哲學?誠如台大哲學系苑舉正教授所言:「學建築的人,就是沒有膽量學哲學的工程師」,不想認真面對建築哲學才是建築人最大的問題,若無法回答何謂建築哲學,那麼反映的便是建築根本不該有博士學位(PhD),而只要有建築技工(Doctor of Architecture),如同管理技工(Doctor of Management)即可。想成為一名學者,就是要有博士的資格、博士的能力,因此,不該將博士的條件放寬,應該放寬的是建築專任教師的任用資格。

建築有很大一部分的確是實務經驗的問題,但大學建築教育的重點不應該是實務經驗,因為即便五年制的建築系畢業,根據104銀行〈升學就業地圖〉調查,「畢業十年以上」有將近四成是學建築而不做建築的。大學建築教育是先學習自我批判、論證的能力,先成為完整的「人」,而當真正理解理論背後的思想脈絡,才有可能成為「利用建築技術實踐人文教育」的「建築人」。

(作者為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技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