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找出懼生少生關鍵

◎ 林靜宜

為解決少子化問題,從中央到六都提出獎勵生育對策,包括育兒津貼再加碼、增加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私幼公共化等,但重賞之下果能催出新生兒嗎?

自二○○八年起,中央政府陸續祭出經濟誘因獎勵生育,包括托育費補助、五歲免學費及學前特別扣除額等;二○一一年起,財力較佳的六都也各憑本事,推出生育補助、育兒津貼或教保券等,惟成效有限,二○一七年總出生數仍跌破二十萬人;六都七年來生育率漲跌互見,唯有二○一三年(龍年)全體齊揚,其餘年份的升降似乎與補助無關。唯一例外的是桃園市,近三年每年人口均成長四萬至五萬人不等,其中新生兒維持一萬人上下,其餘的都屬於戶籍遷入。地方政府福利角力下,似乎只造成育齡人口跨區流動,對於全國總人口的增長毫無助益!

目前推出的公共幼托政策旨在改善托育環境、擴大平價托育容額,減輕年輕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因生育離職婦女可重返職場,的確有助於婦女勞動參與率;但是,是否因此改變育齡婦女的生育胎數?尚無從判斷。

三十年來,育齡婦女的初婚平均年齡,從廿一歲上升至二十五歲,頭胎生育年齡自二十四歲延後到三十一歲,年輕人晚婚晚生或不婚不生,造成生育胎數急劇下降,此固然和教育程度提升、家庭價值觀改變等有關。但是,縱使單就經濟考量,攤開養育的各階段(從出生至研究所)支出,呈現右高、左低的微笑曲線,除了學齡前托育費用,家長投入的最大筆支出,無非補習教育費用,讓孩子擠進好的、相對平價的國立大學。

因此,成年前後的沉重教育負擔,才可能是造成懼生少生的關鍵。而政府傾全力解決學齡前托育的費用問題、因就業而生的托育需求,未必能改變育齡婦女的決定,更遑論拉高其生育胎數期待值—而後者才是挽狂瀾於既倒的有效手段!政策制定應鎖定多胎化目標,盤點有限資源,用在刀口,才能奏效!

(作者曾任職公共工程委員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