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上網參政會亡國?

◎ 羅鉦

有國人在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要求變更台灣時區,脫離中國,和日韓相同。議論沸揚之際,就有某報紙在社論裡針對此議大肆批判,極盡嘲諷挖苦之能事。

姑不論時區變更的對錯及該報的情緒性用語,單就常理觀之:一位網友在網路平台上提了個議,怎麼就搞得好像國家要滅亡了?怎麼就值得用社論批評與謾罵?事實上,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的設立初衷,本就屬「交流」性質,由民眾透過平台對國政提供建言讓政府「參考」,並無約束力,這觀諸該平台設立依據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第一條即知,該條文指平台設立目的是「形成共識」並「協力擴大施政量能」,如此語意模糊,顯示政府也無意為此羈絆。既如此,又何必為了個無實際效果的提議而大驚小怪?政府既名之「平台」,本就用來讓民眾抒發對國政時事的感受,因此平台上的提議必然是個人的、臨時的、情緒性的,甚至是「淺薄、扁平及庸俗」的,理所當然,不必用必須道理精深或文詞流暢來相繩。增益國政的大家之言,已有總統府資政及國策顧問任之;架構嚴謹、體思精深、備具專業的學術觀點,也有中研院的建議及國家圖書館的百萬冊論文可供參考。另設平台管道,無非希望體察最真實的民心感受,貼近民情,賦予政策人性,如此而已。該平台參照來源的美國白宮「We the people」網站,提議也並非篇篇經典好文、曠世巨作,隨興抒發者亦不在少數,該報何必嚴以律己,厚非自家人?

民眾上網參政議政,在民主國家事屬平常,如果媒體動輒對民意做不符比例原則的攻擊,勢必引發寒蟬效應,箝制言論自由,不利民主社會發展。莫非,提議中「象徵性脫離中國」及「台灣與中國大陸互不相從屬」的言論觸怒了誰?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