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中文教授談「去中國化」

◎ 羅子志

親中的政黨經常以「去中國化」抨擊愛台灣的本土思想,每次看到這個問題一再被操弄,心中總有幾分感慨!

什麼是「中國化」?即使我是中文博士,又是從事中文教學的教師,也不知從何說起?如果儒家(孔子)文化是中國思想的代表,那麼儒家思想當中,有幾個面向可以說與現今民主、自由、文化、人權所追求的價值相反,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第一,孔子在推崇管仲的貢獻時,說出:「如果不是管仲,我們都要變成披頭散髮,衣襟向左的野蠻人了!」顯然孔子認為「披頭散髮,衣襟向左」是蠻夷民族的文化,而且孔子是用一種鄙夷的態度看待。但我們知道,文化只有差異,沒有高低,「披頭散髮,衣襟向左」即使與中原文化不同,但不代表就是比較低等的文化,就如同印度人用手拿飯吃,這是他們的文化,但我們不會說這是野蠻、低等的文化。

第二,儒家思想裡「率土之濱,莫非王土」這種大一統的思想,給了漢、唐帝王最好的向外擴張、侵略的藉口,而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可是這種思想與現代的帝國主義有何不同?而中共政權在二○○五年所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不就是這種帝國幽靈的重現?更不要說,這種思想堪稱是現今各民族爭取獨立自主的逆流。

第三,秦始皇時代的「書同文,車同軌」,在過去的帝制裡,固然有助於國家的統治,更是儒家治國理想的實現。但對照現今愈是現代化的民主國家,反而更加重視國內各種種族、文化、語言的多樣性,也不擔心多樣性的種族、文化、語言,會影響或威脅到現代國家的政權。坦白說,只有共產國家才需要利用這種思想,來捍衛自己的政權。

其實,就算台灣再怎麼「去中國化」,使用的還是華文、華語,骨子裡還有許多「華魂」。但如果「去中國化」,就是除去上述種種思想文化的渣滓,那麼又有什麼不適宜的呢?

(作者為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