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產業升級的迷思

■高為邦

在「投資台灣|贏的策略與實踐」座談會中,我提議以工業區為一單位,區內官員與廠商代表共組管理委員會,再由管理委員會自行引進外勞,將巨額佣金按比例退還區內廠商,減輕廠商勞力成本,進而提升廠商國際競爭力;在量的方面希望政府放寬外勞與本勞的比例為一比一,解決企業嚴重缺工現象。如此一來台商肯定大量回流投資設廠,創造出更多工作機會。但是,經建會胡勝正主委認為,如果台商有了低工資的外勞,就不會再追求「產業升級」了!

十多年來,政府高官、財經學者、管理專家都呼籲中小企業要做好「產業升級」,似乎只要做好「產業升級」就能脫胎換骨,變成競爭力特強的一條活龍?中小企業也盡可能做到設備現代化、生產自動化、製程合理化等的升級的要求。

可是台灣產業經過十多年來掙扎,產業升級成功而能存活台灣的案例不多,外移中國大陸卻比比皆是,塑膠業、紡織業、製鞋業、機械業、電機業、電子業、自行車等等,全都走了!這些都是曾經為台灣創造經濟奇蹟、賺取大量外匯的中小企業呀,我們的政府卻毫不珍惜將這些會下蛋的金雞全送給了中共,使中國外匯存底迅速達到一兆美元,超越日本而成為世界第一。讓中共更有實力在國際間打壓台灣,何其諷刺!

有人說,台灣何其不幸位於中國旁邊,對中國的磁吸效應毫無招架之力,產業大部分都移往中國,使台灣經濟長期陷於困境。我認為台灣何其有幸,圍繞在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中國大陸之間,有充沛且低廉的勞力來支援產業的發展,不幸的是:政府不知善加利用。

台灣的競爭力在民間,在過去沒有政府的關懷與照顧下,中小企業卻能憑自己的力量研發、生產、行銷全世界,創造台灣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可是近十餘年來在政府的管理照顧下,中小企業不是關門歇業就是出走他鄉,台灣經濟陷於困境,不但淪為亞洲四小龍之尾,經濟成長在亞洲更是敬陪末座。一起一伏,令人不勝唏噓!

(作者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