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思想坦克》為何民眾黨不會(立刻)泡沫化?

雖然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為許多案子入獄,但民眾黨的氣勢短期並沒有消滅,仍可看到數千人走上街頭,而民眾黨立委的相關法案提案仍然蓄勢待發。這也是我認為民眾黨短期並不會泡沫化的原因之一。

◎王宏恩

兩周前,我在《思想坦克》專欄分析台灣第三勢力的未來,一些讀者認為我太過樂觀,並認為民眾黨不過只是台灣第三政黨過江之鯽之一,如同時代力量、新黨、親民黨、綠黨、台灣團結聯盟一樣,會迅速走向泡沫化,因此不再值得討論。然而,假如我們比較台灣民眾黨跟其他政黨的組成以及經營方式,可以看出民眾黨在力量上仍有一搏的實力,而至少可以延續到下一到兩次的選舉。

為何民眾黨會跟過去其他小黨有所不同?首先是民意結構的大環境。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及,2020年之後台灣的無黨派選民在結構上跟過去的無黨派選民不同。過去的無黨派選民,民主化之後較多是隱性的泛綠選民(因為戒嚴遺留而不敢在民意中發聲),而在2012年之後隨著蔡英文站穩腳步而使得無黨派選民的比例開始有較多的泛藍選民(因此會在2018因為在民意上低估這群人而導致綠營大敗)。

2020後民意的轉變

但是到2020年之後,由於台灣民眾已經經歷過國民黨以及民進黨各自的完全執政,但是卻沒有立刻的獨立或者被統一,因此許多無黨派選民開始認為台灣在兩岸狀況上會永遠卡在現狀,不會被選票改變,所以就主動拒絕關心兩岸議題,主動擁護兩岸現狀,然後把焦點放在國內社福政策或是貪腐。這也導致了「永遠維持現狀」的選民在2020年之後開始暴增,成為目前統獨六分類中最大的群體之一(在2008至2020年之間原本都是穩定不變的)。

在這個民意的結構轉型之下,民眾黨的選民基礎跟過去其他小黨有所不同。過去的台聯、時代力量、新黨、親民黨都有清楚的兩岸統獨偏好,從民調上來看它們的選民也有偏向統一或者獨立。其中親民黨在成立之初就是由國民黨、新黨的黨員大量跳船,而在2008年前後紛紛回歸國民黨,不只黨性明顯,也有明確的歸處。但是在近幾年的民調之中,無論你喜歡與否,民眾黨的支持者在統獨議題上的確都是偏向中間的,而在情緒上是極端反對泛藍或泛綠的,這些形成了柯文哲以及民眾黨的選票基礎,而這些人也不會輕易的回流國民黨或者是民進黨。

過去少有小黨在兩大黨夾殺下可闖關成功

第二個差別,在於民眾黨的領導人物確實在選戰中打敗藍綠而獲勝過,包括柯文哲以及高虹安。當然,會有人說這些結果來自禮讓或者策略投票,但是在競選中一次打敗兩大黨是個不爭的事實。對於沒有意識形態的人來說,通常都會比較沒有耐心而追求立即見效的成果,因此立刻勝選對於這群選民來說才是值得短期投資的對象。過去其他小黨鮮少在兩大黨夾殺之下或勝過,因此這些戰績會被非兩大黨的支持者認為是「要打敗兩大黨唯一可以支持的對象」。

當然,親民黨過去也有不少縣市長勝選的案例,但大多集中在偏鄉以及離島,其他政黨就更沒有在大都市執政的經驗了。而對於民眾黨來說,勝選的地方為台北市以及新竹市。這兩個選區也跟民眾黨支持者地理位置相符(大多為大都市),而且可以進一步有較多資源並透過推動政策或政見來證明自己的執政能力,強化既有支持者的基礎,因此相較於親民黨來說是處在一個更好的出發點,這是第三個原因。我相信民眾黨在過去幾年讓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擔任顧問,必定有從中學習到經驗。

而第四個原因,就在於民眾黨的立法委員人數仍然佔據這立法院裡面關鍵的少數,而過去其他小黨沒有這種機運可以正好處於關鍵少數的位置。因此在未來三年,民眾黨仍然可以在關鍵時刻選擇表態方式,並藉此要求兩大黨特定的議程或者是政策主張。這在之前藍白合作推動國會法案時即出現,未來也可能出現在推動特定社會政策之上(例如民進黨政府要推動的社會政策,必須有民眾黨一兩票才可能通過,因此民眾黨可以宣稱是他所推動的),或是推動對於支持者所在選區有利的政策,兩大黨都必須要放行。這是過去其他小黨沒有的機遇。更別提在現有選制之下,民眾黨還有政黨補助款、下一次總統門票、立院黨團協商資格、不分區立委席次等,這些都會讓民眾黨可以在下次立委選舉中可以輕易地通過5%不分區門檻,獲得三席以上而再次組成黨團擁有協商權。

圖為,為了聲援黨主席柯文哲,民眾黨8日舉行公民怒吼第一站晚會,支持者前往聚集聲援。(資料照)

因此,在上述四個結構性的因素之下,雖然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為許多案子入獄,但民眾黨的氣勢短期並沒有消滅,仍可看到數千人走上街頭,而民眾黨立委的相關法案提案仍然蓄勢待發。這也是我認為民眾黨短期並不會泡沫化的原因。

兩大黨想吸納民眾黨支持者有難題

而對於兩大黨來說,要如何突破上述四個因素,想辦法讓這些選民回流?對於國民黨來說,目前的做法在於增加這群選民對於民進黨的仇恨,讓這些選民認為國民黨還是比民進黨好一些,而國民黨勝率又比民眾黨高一些,因此基於策略投票的原理,讓這些選民協助國民黨打敗民進黨。但由於柯文哲以及高虹安的法院案件都有國民黨的參與,因此要成功動員策略投票並不容易,畢竟策略投票也並未在2024年總統大選或者2018年縣市長選舉中出現。

而對於民進黨來說,目前在仍有執政權的情況下,比較有辦法透過立即的政策推動來爭取這群在意國內議題的選民。然而,從立法院第一會期的狀況來看,大多數的議程推動仍然是以國民黨以及民眾黨為主,賴政府大多時候是呈現比較被動的位置,即將開議的第二會期目前看起來仍然狀況類似。而賴政府主要推動的相關國際事務雖然有所進展,但是除了之前大使任命有一段風波之外,選民對這些議題的重要程度也有不同看法。在這樣內外夾攻的狀況下,兩大黨要爭取這群反兩大黨的選民,仍有很大的困難。


作者為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為何民眾黨不會(立刻)泡沫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