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王
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的托利多美術館( Toledo Museum of Art)今夏推出特展《人生是一條公路:藝術與美國汽車文化》(Life is a Highway: Art and American Car Culture),展出至2019年9月15日。[註1]
托利多美術館是1901年由當地的利比玻璃公司(Libbey Glass Company)創辦人愛德華・利比(Edward Libbey, 1854-1925)捐贈所成立的,該公司後來亦生產汽車玻璃窗。而托利多除了有玻璃之城的美名外, 亦是吉普車(Jeep)公司總部的所在地(現隸屬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吉普車前身的汽車公司威利斯-歐佛蘭(Willys-Overland)在1912年前的銷售量僅次於福特汽車。於二戰期間生產的吉普車更成為美國的重要象徵,甚至引領後來的休旅車文化,另外托利多城市從1916年起就有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的變速箱工廠。概括而言,托利多在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扮演不可或缺角色,因此美術館特別策劃本次展覽,不僅容納各類主題與媒材的作品共125件,更試圖呈現屬於美國中西部的觀點與認同。美術館在展覽設計亦頗具巧思,展場入口與周邊都佈置了高速公路圍欄、施工用的橘紅色警示柱、公路標誌,以及部分的汽車裝飾等。
一進展場,正面迎接觀眾的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 1929-)的汽車浮雕作品〈空氣流動檔案〉(Profile Airflow),使用石綠色的石版畫為底,搭配聚酯的透明立體汽車浮雕,歐登伯格再現了克萊斯勒公司1934年設計流線型的經典車款。汽車模型除了展示符合空氣流體力學的設計,也影射汽車經常被美化成拜物商品的美學觀,汽車造型的優美弧線有如人體線條具有感官魅力。
藝術家史都華・戴維斯(Stuart Davis, 1892-1964)在1913年看到紐約軍械庫國際現代藝術展覽(Armory Show,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Modern Art)中許多歐洲現代繪畫後獲得啟發,在1920年代後期自巴黎返回美國後更是如此。從他的作品〈燈火通明的修車廠風景〉(Landscape with Garage Lights)中可以看到他融合野獸派鮮明顏色與立體派拼貼的手法,這好比他靈感來源之一的爵士樂中富含的韻律與個人風格。此處描繪的是麻州港口城市格洛斯特(Gloucester)的一景,背景有湛藍的天空、進出港口的船隻和高聳的帆船船桅,卻也有漁獲市場和煤工廠的招牌。前景有著30年代無所不在的汽車風景,早期許多加油站亦提供修車服務,兩座加油幫浦清楚可見;畫面右側地上擺放汽車引勤機油的瓶罐,那黑色剪影似修車工人的手;而上方的招牌照明則說明即便在天黑用路人也知道此處有加油站和修車廠 。
勞勃・法蘭克(Robert Frank, 1924-)為人所熟知的是50年代中期在古根漢基金會(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獎助金支持下的一連串美國跨州公路旅行的拍攝計畫。後來選取83張照片集結成《美國人》(The Americans, 1958)一書,這次展出的〈底特律美麗島〉(Belle Isle, Detroit)就是出自該書。身為瑞士裔的美國移民,法蘭克作品常呈現自身局外人的觀點,企圖記錄屬於各個族裔與社會階層多元的美國生活,除透過公路旅行見證美國的真面貌外,也經常關注汽車相關的風景和題材。此處利用追焦手法捕捉前景正在移動中敞蓬車內的黑人家庭,背後靜止的車輛與公園風景卻顯得模糊。除了動與靜、清晰與模糊的對比所牽連的速度感外,法蘭克更引領觀眾反思汽車隱含的自由與平等美國價值,及不論族裔、膚色皆享有汽車所帶來的休憩娛樂與美好的家庭時光。
對於速度感的描繪亦能在凱瑞・詹姆斯・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 1955-)的巨幅壓克力畫作中〈週日清晨7點〉(7am Sunday Morning)看見。一位身穿黃色夾克的行人在呼嘯而來的白色轎車威脅下快步地穿過馬路,轎車因車速快而在畫面顯得模糊。馬歇爾的畫作題材援引自現藏於惠特尼美國藝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另一位前輩美國藝術家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 1882-1967)的〈週日清晨〉(Early Sunday Morning, 1930)。身為非裔美國藝術家,馬歇爾經常描繪與非裔美國人相關的題材,居住於芝加哥的馬歇爾描繪的是當地以非裔美國人居民為主的社區,仔細觀看會發現街道上皆為非裔美國人。馬歇爾在畫面展現學院派的寫實畫風,卻又添加畫面右半部有如萬花筒的抽象構成,讓人不知不覺地走進真實卻又夢幻的畫面中,享受朝陽伴隨的晨曦映像。
除了題材、媒材以及藝術家性別和族裔的多元性外,策展人在選件也包括數件非美國藝術家的作品,例如加拿大攝影家愛德華・伯廷斯基(Edward Burtynsky, 1955-)在加州一處輪胎回收場拍攝的〈牛津輪胎堆,第八號〉(Oxford Tire Pile # 8)。這件作品和展場另一處美國攝影家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 1903-1975)於1935年拍攝的〈汽車回收場,伊斯頓,賓州〉(Auto Graveyard, Easton, Pennsylvania)恰好相呼應,兩者異曲同工地關注汽車工業相關廢棄物在風景的身影以及對於環境的衝擊。伯廷斯基的相片選自其《石油》(Oil)系列,他善於以壯闊、雄渾的場景,凸顯人類的渺小與無力感。該系列記錄整個石化工業產業鍊,從鑽探、運送、汽車生產、賽車、高速公路、加油站、環境污染,一直到此處的廢棄輪胎,都提醒觀眾石油和汽車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兩者對日常生活與生態各個層面的影響。
綜觀本展所涵蓋的子題,從20世紀初汽車的普及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大蕭條時代(Great Depression)汽車成為部分美國民眾的救贖,特別是讓許多遷徙農民能夠前往加州展開新生活;到戰後郊區生活以及觀光旅遊,汽車的影響都無所不在,藝術家亦常與汽車模型、零件、廣告、旅遊出版品的對話。另外,展覽也包括了幾件經典作品,例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 1928-1987)的車禍系列(Car Crush)、愛德華・如薛(Edward Ruscha, 1937-)的《26座加油站》(Twentysix Gasoline Stations, 1963)、《日落大道上的所有建築物》(Every Building on the Sunset Strip, 1966)、《洛杉磯的34座停車場》(Thirtyfour Parking Lots in Los Angeles, 1967)等,從公路傷亡、公路景觀、駕駛的城市漫遊到汽車佔據的場域,汽車與其相關的文化始終是藝術家的繆思與媒介,乘載藝術家自身的觀念,或者對於社會與環境的評述。
[註1] 《人生是一條公路》的主標題選自迪士尼(Disney)膾炙人口的動畫電影〈汽車總動員〉主題曲,該曲恰好是由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發跡的鄉村搖滾團體雷可福磊斯(Rascal Flatts)翻唱。音樂錄影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 番薯看展覽:從《人生是一條公路》談藝術中的美國汽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