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銘
近期美股上冲下洗,劇烈震盪異常,究其因主要是:預期通貨膨脹上升帶來了美債利率的走揚,以及資本市場處於歷史高估值等衝擊的共伴效應。長久下來緩慢但確定的波動性充斥在各資本市場,滋養了多頭,如今在利率和債市行情波動的傳導下對股市形成重擊。
長期「從直升機撒錢」及低利率的環境,催生了長期低波動率不斷墊高的股市,九年來牛市的漲升又激勵槓桿的累加,當槓桿給力直到資產估值泡沫的破裂,導致大量金融商品被迫平倉,形成了瞬間暴跌的股災局面。流動性過剩和低利率導致資產通貨膨脹的空襲;同時,美股的崩跌恰也來自於擔憂利率快速上揚的節奏和通貨膨脹的壓力。 目前這波美國史上第三長的復甦榮景,是由泛濫的流動性所驅動,並帶動全球經濟復甦成長,接下來的通貨膨漲壓力,將取代金融海嘯遺緒的經濟停滯,成為投資者最大的擔憂。
一般而言,推升和支撐股價有三個核心因素:盈利、流動性和風險偏好。
其中風險偏好更像是一個主觀的因變量,事實上真正推動股價的就是:資金端流動性充足,或是資產端的公司盈利佳。目前資產端的公司盈利佳,是推動股市榮景的動力,美股面臨的是關卡是,聯準會(Fed)的縮減資產負債表(簡稱「縮表」)和資產市場已漲多的風險。其次,目前美股正陷入一個難題:創造更高的企業盈利與更高債券收益率之間的拉鋸戰博奕。不過,此刻債券利率正掏走股市的資產。
誠如《經濟學人》指出,川普的減稅政策,企圖以巨額財政刺激為復甦的美國經濟添加成長的柴火。預計未來一年,美國公共債務會增加一倍,達一兆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除了上世紀八〇年代初和二〇〇八年的嚴重危機時期外,現今美國的財政擴張程度,已超過自二戰以來的水準。美國將不得不面對財政赤字問題,否則利率最終會像廿世紀八〇年代般飆升而飽嚐痛苦。為此,新任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將會創造一個遲早會導致金融泡沫的「鮑爾護盤救市」(Powell put),另一個危險則是聯準會因擔心經濟過熱而快速加大幅度推進縮表時程。
歷史經驗證明,如果現在只是一個正常漲多的修正,市場可能只需要經歷四個月的痛苦;但若跌勢進一步擴大,自高點回落二〇%,要回升至觸及高點可能需要廿二個月。除觀察近期股市是否持續下探或止跌回穩的波動走勢外,另影響牛熊市的指標正是升息、通澎和縮表的速度與幅度,一旦快又大,未來資本市場恐無法樂觀看待。
回首看這次全球股市暴跌的迅猛凶險程度,為史上難得少見。自一月廿六日觸及歷史新高至二月九日,全球股指市值已大舉蒸發五兆美元。當前全球股市的跌幅具有高度的共振性,可能不僅僅是美股「意外」暴跌導致全球暴跌的情況那麼簡單。
警訊現端倪:當今全球債務共高達二三〇兆美元,已超過全球GDP總量三倍;美國股市總市值目前是GDP的一五〇%,為歷史高點;而當前美國股市的估值和拋售交易程度也遠高於一九八七年,讓資本市場宛若驚弓之鳥的殺戮場。如果說最近市場的瘋狂拋售,是旅程上出現的第一次顛簸,那恐怕也是未來大熊市到來前釋出的初期訊號。
縱使美國和全球今年經濟復甦成長無疑,大難臨頭也不是當下,但全球最大的資本巿場已步入危險警戒範圍,危機若一旦發生,同時也會像傳染病般感染全球各市場,無法自外於全球化影響下的我們,最好做好去槓桿化(De-leveraging)拋負重等防禦準備工事,迎戰下一波巨大的經濟危機帶來的盛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