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TONG
肯亞位於非洲東部,有超過4700萬人口,此前由43個部落組成。7月21日,肯亞政府正式宣佈,把「肯亞亞洲人」(Kenyan Asians)新增成為該國第44個部落。
在肯亞,「亞洲人」一詞,主要是稱呼當地的南亞人群體,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人。南亞人其實已紮根肯亞逾百年,歷經數代人,但是他們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他者(Other),飽受制度上、文化上的歧視。肯亞政府希望通過是次決定,正式宣佈南亞人是肯亞大家庭的一份子。
南亞人在肯亞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第一批印度移民來到蒙巴薩(Mombasa),興建由肯雅通往烏干達的鐵路,在興建過程中,很多工人因為疾病和猛獸襲擊而死亡,因此該條鐵路又稱為「瘋狂鐵路」(Lunatic Express)。
到1887年,不列顛東非公司(British East Africa Association)在印度孟買成立,翌年總部搬遷到肯亞蒙巴薩時,並帶同大量印度警衛、會計師和文員到當地工作。1895年,英屬東非(East Africa Protectorate)成立,接管不列顛東非公司的財產,並參照英屬印度的法律進行管治,同時聘請大批南亞人處理行政工作。
在二戰後,有些南亞人曾積極參與肯亞的解殖運動,如印度裔的Pio Gama Pinto是其中一位肯亞獨立英雄,成立肯亞非洲民族聯盟的報章。同時,當地的南亞人,憑藉高超的營商技巧,開始壟斷國家經濟。
然而,在獨立後,富殖民地色彩的南亞人和當地非洲人的嫌隙漸生。肯亞政府奉行非洲化政策,大部分南亞人未能取得肯亞國藉,也不獲聘用為公務員。肯亞政府在1967年推行的移民法案,也限制了非肯亞人的經商範圍。然而,南亞人在肯亞始終是比較富裕的一群,持續的貧富懸殊問題,激化族群矛盾,終致流血衝突。
在1982年,肯亞一場失敗政變中,當地黑人,當中部分是士兵,乘亂襲擊首都內羅畢(Nairobi)的南亞人群體,很多商店被洗劫,婦女被侵犯。到今天,南亞人依然面對各種不公,政府人口統計中,把南亞人歸類為他者(Other),而在政治上,南亞人的聲音也很微弱——他們在肯亞國會只有4名議員。
肯亞政府這次宣佈把「亞洲人」列為肯亞第44個部落,是當地南亞人(如肯亞國會史上首位亞裔議員Shakeel Shabbir)爭取多年的成果。他們寄望,自此之後,肯亞能走向一個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會。
然而,也有很多人質疑政府這次決定。首先,肯亞亞洲人社群,本身就存在極大的內在差異,如宗教、語言、文化傳統,與一般人對部落的想像相距甚遠。
也有很多人認為,部落主義(tribalism)才是肯亞社會不公的根源,政府應要掃除部族隔閡,重新建構一個肯亞人的身份,而非把更多社群納入這個政治遊戲。
肯亞的部落主義根深柢固,與英國殖民管治策略有關,英國人希望挑動部落矛盾,分散肯亞人的抗爭力量,同時嘗試分別靠攏,基庫尤人(Kikuyu)和盧歐族(Luo)兩大部落,鞏固自己的政權。這種部落主義傳統,延續到獨立後的肯亞,當某一部族的人執掌政權,便大舉起用同族的人,他們可得到大量的政府職位和贏取基建投標。
現時,肯亞總統是基庫尤族的肯雅塔(Uhuru Kenyatta),至於反對黨領袖則是盧歐族的奧廷加(Raila Odinga)。以基庫尤人和盧歐族為首的六大部落,現時佔據了肯亞大專學府七成的工作;單是基庫尤人,他們在公營機構的就業職位,更加是六大部落以外,其餘38個部落的總和。
有意見認為,要徹底消除肯亞的社會不公,肯亞應該要效法鄰國坦桑尼亞,坦桑尼亞國父尼雷爾 (Julius Nyerere )成功把國內120個不同族群凝聚起來,建立一個坦桑尼亞人的身份。他們希望肯亞與其不斷新增部落,不如創造一個不分種族、部落,人人權益得到保障的和平國度。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Outside 肯亞宣佈「亞洲人」成為該國第44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