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華
「藝術」是什麼?或者,換個方式思考,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
現在的我們,或許已經習慣了美術館所展示的作品挑戰我們對「藝術」的定義範圍,美術館的展示空間幾乎像是網路拍賣一樣,「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各種形式的奇思妙想都可能發生在美術館中。
但是,在三十幾年前的台灣,是截然不同的風景。
台北市立美術館在1983年12月成立,是台灣第一個以現代藝術為取向的公立美術館,也因此受到藝術界的高度期待。然而,美術館開張一年多之後,有一個展覽給了藝術界「震撼教育」,讓藝術家理解到美術館的空間所能進駐的作品,是有範圍的。
1985年8月北美館舉辦「前衛‧裝置‧空間」聯展,展覽前兩天,參展藝術家之一張建富在進行作品〈敬天畏神圖〉、〈我家旁邊的石頭公〉、〈祭壇〉、〈超渡〉佈置時,當時的美術館館長蘇瑞屏認為那些作品會帶來死亡恐怖的聯想,要求他把作品收回。張建富不同意,持相機拍攝現場照片留下證據,美術館館接著命令在場承辦人員收拾作品,當時張建富的弟弟幫忙佈展,用錄音機把現場對話進行錄音,錄音機和錄音帶遭到館方扣留。
事件發生之後,美術館與藝術家兩方各自提出意見。美術館館長表示,張建富作品中的的冥紙、祭鬼飯碗、秘教破鏡,是迷信的神道信仰行為,和展覽主題無關,美術館內並不適合有宗教意味的作品,因為美術館不是祭壇、也不是宗廟堂。藝術家則認為美術館不夠尊重藝術,也質疑美術館館長要求創作者修改作品的要求過分,張建富憤而退展,並控告美術館館長毀損及公然侮辱,訴訟最後以和解落幕。
當時一起參與聯展的藝術家陳界仁,曾經多次在訪談中提到此事件帶給他的衝擊。在事件前一年,陳界仁原本預計在美國文化中心進行展覽,但是卻在佈展完成之際被要求撤展。因此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成立格外令他期待,台灣終於有「自己的」美術館,不必承受他國的干預,未料卻發生張建富事件。隔年,陳界仁與林鉅、高重黎等藝術家,利用位於台北東區的公寓舉辦展覽,拒絕屈服於官方美術館控制展覽空間的權力。
故事說到這裡,你也許已經發現了,關於文章開頭所提問的,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的判斷,並不盡然取決於作品本身,而可能是由握有權力的「機制」(institution)所決定。在這個事件中,握有權力的機制是美術館及代表美術館的館長,藝術家擺脫這個權力限制的方式之一,是重新建構自己的發言機制,例如開闢自己的展覽空間。
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在許多時刻伴隨著衝突事件。透過對體制的衝撞行動,拓寬藝術的表現與詮釋空間,現代藝術從而逐漸站立。
下次,當你和藝術作品相遇時,除了單純感受作品帶給你的感動,可以再增加一個思考的小遊戲:為什麼這個作品在這個空間裡(不管是立體的空間或是平面的空間)?這個空間大多乘載著什麼樣的作品?
也許,這樣的思考會讓你和藝術之間產生新鮮的火花喔。
參考資料
1.〈前衛‧裝置‧空間「鬧意見」 蘇瑞屏強調是栽培年輕人〉,《民生報》,1985/8/19,版9。
2.〈美術館長有權評審作品 蘇瑞屏有沒有曲解職權?〉,《民生報》,1985/8/20,版9。
3. 林惺嶽,〈「紅顏」惹禍〉,《文星》,99期,1986/9,頁58-61。
4. 吳垠慧,〈陳界仁轟北美館:票房化、商業化〉,《中國時報》,2010/8/27,版A16。
5. 王錦華,〈幽靈都有故事—陳界仁〉,《壹周刊》,497期,2010/12/2,頁88-92。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 宗教迷信與藝術自由 1985年‧張建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