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維爾
上任迄今已三週,美國新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終於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伸出友善的手。他先是寄了賀年卡給這位中國的對手,接著就進行他上任以來和習近平的首次電話會談。
根據白宮事後的簡短聲明,川、習兩位領袖進行一段很長的對話,也討論許多議題。白宮強調,對話非常隨興,兩位元首交換對彼此國家與人民的問候,也相約互訪。 較不尋常的一句話是,白宮聲明指出:
在習近平的要求下,川普同意「尊重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to honor our “one China” policy)。
關鍵字當然是:「應習近平要求」、「尊重」、「我們的」。
這通電話暫時化解了去年12月2日川普以總統當選人身份接聽來自台灣總統蔡英文的恭賀電話,以及後續川普在其個人「推特」上暗示不排除以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所引發出一連串的爭議。儘管如此,它對未來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外界對這通電話發生的「時機」有許多解讀,例如,川普特別選在日本首相安倍訪美抵達前一天「接受」與習近平通電,表達一種「安撫北京」的動作。白宮特別強調川普是「應習近平要求」,果真如此,那習近平究竟在急些什麼?上週綽號「瘋狗」(Mad dog)的美國新任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訪問韓國和日本,特別對日本首相安倍重申川普政府對「美日安保條約」的承諾,亦即美國承認日本政府對尖閣列島(釣魚台)的行政管轄權,這是延續歐巴馬政府以來的政策立場。但國防部長說是一回事,川普自己親口向安倍保證又是另一回事。
歐巴馬在任八年也是到任期後半段才親口說出此一保證,這當然是習近平最擔心的事,因此,安倍訪美不但要和川普會談、共乘「空軍一號」專機,還要打小白球。「川安會」的確是促成「川習通電」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要素是川普對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態度以及去年12月的「川蔡通電」。
事實上,川普在與蔡英文通話,並且自行在「推特」上曝光之後,不僅中國氣得跳腳,拿台灣出氣,策動聖多美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又要求中國所有外館全力打壓台灣駐外代表處,才發生奈及利亞要求台灣辦事出遷出首都,以及柬埔寨總理韓森禁止中華民國國旗、重申「一個中國原則」的系列舉動。美國國內支持「一中政策」的「建制派」也對川普的言論大加撻伐,歐巴馬卸任前更警告川普要考量清楚,切莫自食惡果。
以川普的個性,要他自行認錯實在很難。但顯然執政後的現實,讓他瞭解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政治複雜性」(Political nuance),但川普如此的「髮夾彎」也有跡可尋。就以新任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在回覆參議員卡汀(Ben Cardin)提名審查的書面文件中,他就對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清楚表態。
提勒森表示,美國對中政策係植基於三個公報(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建交公報、1982年八一七公報)、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的基礎之上。美國應該持續維持「一中政策」,同時支持能夠和平解決並獲雙方同意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提勒森重申了美國「一中」政策的核心,就是在此政策下,美國「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同時「認知」(acknowledge)中國視台灣為其一部份的立場。
提勒森的說法不但延續美國自1972年「上海公報」以來對台灣現狀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定義,也符合「六項保證」中「美國不會正式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的立場。至於先前川普的說法造成外界質疑「台灣會否成為美、中交易籌碼」,提勒森明白回應說:台灣人民是美國的朋友,不應該被視為談判籌碼。
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是法理承諾,也是道德需求。
如果將提勒森重新定位川普政府對美國「一中政策」的作為與川普在「川習通電」中的「轉向」做「連結」,就不難看出其中的關聯。但川普仍然重視面子,堅持向外界表明這是「應習近平要求」才特別彰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最後,縱使川普從競選到當選再到就任從來沒有給過中國好臉色,更不時揚言要對北京展開貿易戰,甚且他所任命的貿易團隊成員也有不少「敵中」的強硬派,但即使是對手也要交手。提勒森在致參議員的文件中也提到,歐巴馬政府時代與中國建立的最重要官式對話機制—「戰略暨經濟對話」(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將會延續,而且將致力於有效處理兩國的合作與競爭。
未來美、中之間面臨貿易、南海、朝鮮半島,以及其他重要區域與跨國性議題的互動,在川普國安團隊主要成員逐步到位、接受官僚體系簡報、甚至出訪與主要國家建立關係之後,預期整體的決策將會比前兩週的混亂有所改善。而川普接連在白宮接見英國首相梅依(Theresa May)和日本首相安倍、五月計劃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並且與包括習近平等多位國家領袖通電話之後,也應該逐漸瞭解「全球最有權力的人」這份工作不是那麼好當,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作為政策後援。
面對美、中領袖終於接觸互動,還在「川蔡通電」之後摸索川普團隊圖像與政策走向的蔡英文政府,應該要加緊腳步進行各種沙盤推演的情勢演練。除了要求美方向台北進行「川習通電」內容的簡報,蔡政府國安團隊應該設定第一次「川習會」有可能舉行的時間和場合,兩國高階官員互訪可能,以及川普上任後首次美中「戰略暨經濟對話」的進程,進而研判其間美、中、台各自的國、內外議程對三邊關係可能造成的影響,預做必要的外交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