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跟陌生人在社交媒體討論政治,覺得對話有點機械化和可預測,那麼,跟你辯論的「陌生人」,可能是「機械人」。
在美國大選前一天,有研究發現,有大約四十萬部「聊天機械人」(Twitterbots)在大選前日夜運作,以驚人速度在Twitter不斷推文(Tweeting)和轉推(Retweeting),生產了接近佔20%的選舉相關訊息。
根據南加州大學資訊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比斯(Alessandro Bessi)和法拉拿(Emilio Ferrara),那些聊天機械人不單數目龐大,而且發揮強大影響力,有能力左右、歪曲整個網上討論。然而,究竟是誰創造了這支聊天機械人軍團?至今無從稽考。
比斯和法拉拿的研究觀察時段超過一個月,橫跨了三場總統辯論。兩人計算一個帳戶和其他帳戶有多少聯繫,又有多少用家會轉推該帳戶。他們發現,人們並不擅於分辨他們所接觸的信息源,不太知道究竟信息來自真人或是機器。機器和真人被轉推的頻率,其實十分接近。由於聊天機械人比較活躍,可生產更多推文,它們被轉推的次數很多,並發揮極大影響力。在不斷轉推的過程中,一些問題出現了,如散播謠言、陰謀論和錯誤資訊等。
學者認為,這支「機械人軍團」對選情影響很難估計。他們較關注機器對投票率的影響。在一些州份(特別是南部和中西部),聊天機械人的數目遠比其他地區的州份要多。人們可能認為,某些候選人在網上似乎真的得到草根基層支持。然而事實上,那些支持者是機械人。
接近75%的「聊天機械人」都是支持川普。這班川普的機械「支持者」,為川普生產了大量的正面訊息。而另一邊廂,希拉蕊支持者的推文,較多趨向中立。
聊天機械人介入政治,並不是新鮮事。然而到今年,相關技術尤其成熟。該批聊天機械人變得更複雜,採用高端人工智能與人交談,他們能在兩極化的討論中凝聚情感,而且把討論變得更極端化。
法拉拿博士曾經做了一個小測試,看自己能否分辨機械人和真人。有些機械人帳戶有跡可尋(例如有些帳戶在一小時會有超過一千個推文)。但有些設計得較好的機械人,帳戶較難分辨。機械人會模仿人類的生活節奏,如離線「睡覺」,又或者更間斷性地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