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言
國民黨常常說自己的強項是兩岸關係,總統大選投票在即,我們應該好好檢視一下,國民黨是如何「製造」這些政績,並藉此將台灣未來限縮在大中國框架之下。
「九二共識」只是謊言
首先是「九二共識」。中國前海協會長唐樹備曾撰文指出:「九二共識」最初是為了解決兩岸文書查證問題,海基、海協兩會達成在「一中口頭表述」,但兩岸從來沒有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內涵達成共識,文末並痛斥台灣當局自編自唱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可是國民黨在2000年失去政權,在中國的默許下,開始利用「九二共識」編織一系列欺騙民眾的謊言,並在2008年和2012年,憑此主張贏得兩次大選。但在中國的認知中,從來就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各自表述。近來,不論是朱立倫、洪秀柱或是馬英九等國民黨的領導菁英,不約而同的配合中國說出「同屬一中」、「一中同表」甚至是「一國兩制」,試圖將台灣框在只能統一的道路上。
經濟起飛?實被中國「以經逼政」
經濟方面,馬政府所謂的政績基本上是充分配合了中國「以經逼政」的戰略。例如2010年馬政府說要簽訂ECFA,用了大量的行政資源宣傳,說簽完能讓台灣經濟起飛,強調ECFA是中國大量讓利給台灣。事實證明,目前的經濟數據已經明顯打臉國民黨政府,2012年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甚至說ECFA「沒有產生重大效應本來就是應該的」。知道兩岸經貿交流的實質效益無法說明人民,接下來的服貿和貨貿談判就開始採取黑箱策略,結果引發社會強烈反彈,激盪出影響了整個世代的大陽花學運。國民黨的做法除了將台灣的經濟命脈進一步鎖入中國,鎖進死胡同外,並沒有為台灣產業創造出什麼生機。
馬政府在經濟方面造就的另一問題,就是政商勾結不清的兩岸權貴跟買辦。其中一種是大企業老闆,近年大量在中國投資,非常依賴中國,而馬政府的兩岸協議,多是惠及這些大財團,換取他們的政治資源支持;另一種則是過氣政治人物或被通緝商人,這些人到中國搖身一變,變成死忠的統一份子,接受培植後,再回台灣宣揚統一和成功經驗。這些人有的私下輸出台灣技術到對岸、有的藉由表忠心換取壟斷的經濟利益、有的設法在中國擴大知名度後,回台灣來幫忙宣揚中國有多好,台灣應該立刻靠攏等等。這類人的特色就是他們比中國的五毛黨更五毛,眼中只有利益掛帥,在台灣沒有市場了,只好引外援打擊台灣。
「外交休克」而非「外交休兵」
在外交方面,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就是外交休克。這幾年台灣因為要外交休兵很少在國際場合上發聲,馬政府甚至多次將自己矮化成中國的一省來製造參加國際組織的政績,因此常常可以聽聞哪一國或哪個組織又將台灣寫成中國的一省。馬政府外交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國外批評台灣人不如非洲人,或是和中國沆瀣一氣,說只要反對黨上台,台灣邦交國掉光光。一個中華民國的執政黨人士或政府領導人有這種說法,民眾真應該覺得很悲哀。
大中國框架限制 犧牲台灣
在文化上,馬政府這幾年最大的功績就是大力配合中國的史觀,推動大中國主義的思維。其措施可由教科書和文化補助看出。這幾年一再透過非法手段和由大中國思維組成的委員來修改課綱。其文化補助,要不偏重給某大牌製作人送藝人到中國發展,要不就是給執政黨的立委去宣傳自己。
商業週刊報導,染上「中國病」的南韓正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過去幾年的傾中政策已經使台灣陷入更險惡的境地。過去七年多,馬政府從各方面將台灣的未來鎖死在統一的道路上,並藉此形成統一框架,限縮未來總統的選擇。國民黨只要碰到中共,不是退讓就是附和其大中國框架,只有到選舉才喊One Taiwan欺騙民眾。兩岸問題當然是他們的強項,因為搞投降主義、對中國讓步、犧牲台灣成就統一大業,這種兩岸政策比尊重民眾選擇、捍衛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體性要簡單多了。
(大學教師、作家)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