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林正二</h4>
獨立製片的「鳥人」榮獲本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四大獎,市場亦頗為賣座,可謂叫好又叫座。「鳥」片以小成本製作,其成功的原因在於影片內容深刻反映美國百老匯的產業結構、言之有物,且導演訴說故事的技巧推陳出新、甚有創意,值得國片業者借鏡。
自從6、7年前「海角七號」打破國片沉悶的市場,在台灣大賣後,國片這幾年已從谷底翻身。然而,這幾年的台灣電影又走入以商業為主的極端方向。雖然國片市場已有起色,但一窩蜂濫拍的結果,這幾年台灣電影充斥著言之無物、內容膚淺的影片,而且因為沒有跨界合作,題材過於狹隘,無法擴展至海外市場。
2、30年前打著藝術旗號的台灣新浪潮電影,也是另外一種電影走進藝術死胡同的極端例子。當時剛畢業的年輕導演因「基本工」不佳,無法拍攝好的商業片,只能拼命模仿侯孝賢等導演,投機取巧地拍攝以「意念」為劇情主軸的所謂文化性影片,既無深度人文內涵,又缺乏觀賞價值,最後導致國片走入谷底、無人問津。
台灣電影這幾十年來無法建構健全的文創產業市場的原因,除了因為受到好萊塢影片及新興多元娛樂設施的影響外,主要是由於國片題材與風格雷同、「不好看」,市場才越來越萎縮。國片「不好看」的原因為:1、劇情不是沉悶、單調,就是胡鬧、不合邏輯。2、影片內容、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多元創意。3、導演導片技術不佳,尤其是缺乏「說故事」的技巧。4、演員演技誇張、做作。5、影片的美工、攝影、配樂、剪輯、音效等品質不佳。6、資金匱乏、缺少大明星。8、缺少大場面與電腦特效技巧。
上述國片不好看的各項因素,據市場調查顯示,觀眾最不能忍受的還是電影的劇情與影片表達方式,其次是攝影、燈光、音效等影片品質問題,最後才是演員卡司、場面等。因此,影響國片票房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影片故事及導演的敘述手法,資金多寡並非決定性因素。故而,要擴展國片海內外市場,首先要加強國片的戲劇張力、劇本的多元創作。以及導演說故事的技巧。
國片的片商與創作者基於不同立場與利益,不斷將電影兼具商業與文化的特殊屬性予以切割,各自強化電影媒體所涵具的另一面向,以致國片日漸走向藝術與商業的兩極化,其結果是部分文化、藝術影片雖揚名國際,但由於導演太強調電影美學的追求以及劇中主角情緒的渲染,而疏離了電影情節與人物之間的關係與發展,以致內容沉悶,市場接受度自然有限;而商業影片導演卻又不重視劇中主角情緒的展延以及情節發展的邏輯性,手法粗糙,不僅缺乏文化意涵,且品質低俗,面對強勢的好萊塢影片,也無法成功開拓國片市場
政府過去幾年的電影輔導政策不明確,沒有針對台灣電影的問題,發揮「輔導電影業者改善經營品質,向上提昇」之功能,反而讓業者予取予求、仰賴政府輔導成性,不會鞭策自己;惡性循環的結果,無法全面性地打開國片市場,企業界也不敢投資國片,國片品質更是越來越差。
針對上述國片問題,業者必需以現代企管理念經營公司,抓住觀眾口味,擴展影片題材,請專人作好市場調查、規劃與行銷,導演並應配合公司的企劃拍片,改變其敘述手法。至於政府角色,主要是建構良好的拍片與映演環境,並協助業者回歸市場機制,促使業者提昇經營品質,拍出「好看」的電影。
首先政府應善用輔導金、劇本徵選等行政資源以及「獎勵企業界投資拍片稅負減免辦法」等良好的電影法案,協助業者改善經營品質,以及跨部合作、全方位加強影藝科系的電影教育與設備,建立完善的建教合作機制,強化導演導戲的基本技巧,並促請業者跨界與新興網路媒體、戲劇界合作,擴大影片題材朝「多元創作」方向邁進,而後再協助業者打通國片映演通路,拓展海外市場,重整業界生態,方能讓台灣電影真正起飛。
電影是最貼近社會大眾的媒體,具有形塑國民價值理念及反映社會、時代的強大傳播力量,政府與業者必須將它視為重要的大眾文化,齊心合作,突破台灣電影的困境,建立健全的文化產業體制,讓台灣人民有共同的美好歷史記憶。
(退休公務員)
<h4>《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