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歷史記憶不宜待價而沽

◎ 陳昱齊

古物網拍公司有逾千份白色恐怖史料。(資料照,記者黃欣柏攝)

最近的憲兵違法搜索案,意外引出有許多軍方的公文檔案流落在外的問題。鑒於歷史殷鑑不遠(有興趣者可以上網搜尋「雷震回憶錄焚燬案」),這批檔案若再回到軍中,恐難脫銷毀的命運。參考過往經驗,或許能有所啟發。

二○○八年間,某文物店在兜售一批有關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史料,據聞是由某情治人員家中所流出(過世後為家屬所丟棄)。中研院台史所的許雪姬教授輾轉得知,並了解到這批資料的珍貴性與稀有性無可取代,於是在院方的支助下購得,後續並組成解讀班,相關成果已陸續出版。

二○○九年,媒體披露白色恐怖期間專門審問、囚禁政治犯的調查局安康接待室猶如廢墟,裡頭有大量的政治犯資料,其中許多是後來民進黨的要人,引發輿論關注。在立委的質詢與提案下,這些遭廢棄的檔案移交國家檔案局收藏,並予整理後對外開放。

許多珍貴資料,過去或是因為當事人攜帶回家,或是因為官方隨意廢棄等,意外保留了下來。現在重點應是如何保存這些史料。除了前述由學術機構購入、或由國家檔案局收藏,立委尤美女提及將散落於民間的資料也納入「政治檔案法草案」中,值得稱許。公家檔案本不應該流落民間,檔案管理制度的完善,才是根本之道,才不會讓全民的歷史記憶成為待價而沽的商品。

(作者為台灣史研究者,政大台史所碩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